如何轉變,如何發展,我們以事實說話,相信大家沒有意見吧?”劉老見鄧老默不作聲,在這個時候。以不變應萬變是最好的選擇。
楊振軍等人聞言點點頭,然後看向楊傑,楊振軍問道:“小杰,神盾系統什麼時候可以見到成效?”
“我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定位系統還沒有完成,而加密通訊系統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發當中,未來神盾系統可以直接由指揮部指揮到班一級的作戰單位,因此個人手持系統也必須加快研發,軟體上不存在什麼障礙,倒是硬體開發問題不小。
不過我會透過各種關係,從海外渠道進行彌補。爭取儘快把一套簡化版的神盾系統完善出來,然後進行初步的多軍種聯合演練。讓部隊逐步嘗試習慣學習在資訊化條件下的多兵種聯合作戰。”楊傑知道在現有條件下,想要完成神盾系統的開發,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倒不是軟體方面存在問題,而是硬體開發工作存在難度。
例如華夏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例如複雜環境下的加密通訊系統,以及海陸空天各軍種武器裝備的裝置升級等等,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和改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但是硬體上的缺陷,倒是可以暫時用其他替代方式進行彌補,比如暫時使用gps進行衛星定位,比如通訊系統可以暫時使用經過軟體加密的衛星通訊和無線電通訊,武器裝備的升級改造,這個暫時無法完成,但是卻可以在裝備上加裝定位裝置,讓指揮部能時刻掌握各部隊和作戰單位的所處位置,進行有效的遙控指揮。
雖然這是偽資訊化作戰,可是比起華夏之前的作戰方式,在理念上卻有極大的不同,對於華夏嘗試學習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資訊化條件下的作戰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積累循序漸進的方式方法。
楊傑把自己的想法這麼說出來後,倒是很快引起了在場眾多老將們的興趣。
大家都是從艱苦環境下走過來的老人,明白楊傑提出這個方案的意義,特別是鄧老,對楊傑的想法很支援。
有了鄧老的拍板,劉老和其他幾位老將,你一言我一語的就把方案給定下來了。
楊振軍帶著楊傑離開四合院之後,坐在返回西山的車上,楊振軍語氣凝重的說道:“小杰,雖然發展海空軍符合華夏軍隊未來的發展走向和國防需求,但是在陸軍依舊是華夏主要兵種的今天,當著那麼多老同志的面,說那些話很不適宜!”
楊傑聞言點點頭,剛才也是一時情急,如果不是最後鄧老說出那句話,只怕這會楊傑就麻煩了。
那些沙場宿將可都是急性子,各自在軍方都有自己的嫡系親信,削減陸軍發展海空軍,等於就是把他們的嫡系部隊給削減了,這對山頭林立的部隊來說,確實很犯忌。
“當年海空軍發展緩慢,我又在軍委任職,出於避嫌的考慮,才安排楊靖和楊宇、楊誠海幾兄弟分別加入了海空軍。沒想到一場海灣戰爭,改變了未來區域性戰爭的模式,海空軍的重要性也凸顯了出來,這倒是一飲一啄自有天定。
你提出的模擬資訊化條件下的多兵種協同演練方案,很有建設性,這對於我軍摸索走出一條符合我們自己發展的資訊化作戰方式很有益處。既然方案是你提出來的,那麼就要負責落實下來,需要什麼資源和支援,儘管提,我們會盡量滿足你的要求。”楊振軍當年的無心之舉,倒是對未來楊家第三代的發展,起到了決定下的幫助。
楊靖和楊宇所在的部隊,都是神盾系統多兵種協同演練的拳頭部隊,在部隊進行資訊化條件下作戰演練的過程中,他們將會直接帶領部隊,加入到演練當中來,這對於讓他們迅速熟悉掌握現代化條件下的資訊化作戰方式,有著積極的作用。
部隊是一個實力至上的地方,有能力的軍官。才能服眾。才能讓基層官兵信服。
楊靖和楊宇自身夠努力。天賦也高,是天生的職業軍人,加上家庭因素的影響,升遷速度比一般軍官要快。如果此次能借著資訊化條件下多兵種協同演練的契機,讓他們成為國內第一批掌握在現代化高科技條件下進行資訊化作戰方式的指揮官,對他們未來在軍旅生涯的發展,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外公您放心,我既然當眾提出了這個方案。那麼就已經有了成熟的腹案,我回去後會儘快拿出具體方案,協同有關部門,完善此次演習所需的各種裝置,確保演習順利進行。”楊傑很有信心,事實上有小五的幫助,讓他藉助現有裝備,弄一個偽資訊化的多兵種協同演練,並不是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