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歷史悠久的東北重工業區,再次煥發出新春,也為國內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埋下一個伏筆。
李輝和李峰聽了楊傑的想法後,齊齊點頭看向李昌國,李昌國有楊傑出謀劃策,今後在西部執政,一定能出類拔萃,政績斐然。
其實這也是政治豪門的優勢,國家政策方針和發展計劃。這些政治豪門早就提前知道了。因此可以從容佈局。把自己人提前進行安插,然後坐享豐厚的政治回報。
“看來是要好好考慮一下,昌國去向的問題了,這個問題老二你也出出主意,我們綜合交流一下,最後再定。”李輝手放在沙發的扶手上,手指不斷敲動,看著身邊的李峰說道。
“這事情還得大哥你做決定。就像小杰說的,產業轉移的承接地,這個要計委來定,只要你那邊把地方選好,我這邊再運作調動的事情,這樣就方便多了。”李峰在基層多年,有著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可對挑選產業承接地,卻沒什麼經驗,這個事情還得計委牽頭。正是因為如此,才這麼說。
李輝聞言點點頭。這個事情確實得由計委來牽頭。
當然,提案肯定要由南洋金融危機應對處理辦公室提交上去,只有這樣李輝才好安排李昌國的事情。
畢竟明眼人都知道李昌國是李輝的長子,在安排兒子去向的問題上,必須要避嫌。
哪怕最後別人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也不能留下直接明顯的證據,透過辦公室把西部大開發的提案提交到領導工作小組去之前,李輝和李峰可以先定下李昌國的去處,先一步辦理好調職手續。
然後產業轉移承接地名單公佈,到那個時候,產業承接地無疑會成為各派勢力爭相安插人手的地方,畢竟窮苦地方容易出政績,更別說還有國家大政方針的支援。
與其到那個時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還不如現在把李昌國放到基層去,等塵埃落地之後,到時候就算有人想跟李昌國搶,也沒這個條件了,畢竟得講究一個先來後到,再怎麼說李家也不是軟柿子。
“這麼說我要提前下基層了?”
李昌國也不傻,在中辦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就算他再單純,也早就鍛煉出來了。更何況李昌國出身李家這樣的政治豪門,從小接觸到的東西就跟普通孩子不同,在政治上更為早熟的他,一旦有人點撥一下,很快就能想明白其中的道道。
“不出意外的話,你快要下基層了!”楊傑面含笑意,看著李昌國說道。
“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之前還想著要明年才下基層,沒想到這麼快。”李昌國苦笑一聲,這還真是打亂了他的計劃,一下子提前近一年,確實讓他有一種措不及防的感覺。
“下基層是遲早的事情,你沒有地方全域性領導工作經驗,在仕途上的成長空間就有限了,到基層去工作十年二十年,回到京城的時候,起碼都能上部級,未來李家要保住現在的政治地位,就必須要有更多的子弟走出去,成長起來。”李輝對李昌國可不會像對楊傑那樣和顏悅色,厲聲呵斥了一句後,擲地有聲的說道。
“小杰,昌國有了去處,你二哥昌興,你有什麼意見?”李輝呵斥完李昌國後,臉上又恢復了笑容,轉頭看向楊傑,希望楊傑能再次給他一個驚喜。
楊傑聞言看向李昌興,沉吟片刻,這才說道:“金融危機爆發後,無論是房產改革促進內需,又或者是國內大力投資基建,都跟建委離不開關係,二哥留在建委,發展潛力不會比其他部門小,但是想短期內出成績,也很困難。”
楊傑說的話,李峰和李輝都很認同,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想考慮一下李昌興的去留,到底是留在建委發展,還是到其他部門去發展。
李家第二代除開李輝一直留在京城,李建波在部隊外,李峰和李小波都有著多年的地方工作經驗。現在第三代子弟,李昌國即將外放地方,李昌盛在軍中服役,李昌旺也在地方海關任職,李昌興到底是留在部委機關,還是下基層鍛鍊,這確實讓李輝和李峰有些捉摸不定。
如果李家第三代全都離開了京城,遠離了這個政治權利中心之後,對李家未來了解掌握燕京的動態無疑會有一定的障礙,因此按照當年李松林的安排,留下一位李家子弟在燕京,是有必要的。
之所以李輝會徵詢楊傑的意見,是因為這段時間楊傑表現出來的長遠政治眼光和成熟的政治智慧,讓李家人都對楊傑十分信賴。把楊傑當成了李家的智囊核心人物。
“其實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大部制改革的問題。並著手在寫關於成立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