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3 / 4)

小說:淥水依荷起微瀾 作者:雙曲線

有正經差事,斷斷不願多走一回,那能將人顛散了架的土路便道。

實則這一切,不過都是盧臨淵刻意為之的,當年為何咬咬牙將東面那一片,全都收了自家名下,還不是為了掩人耳目地開闢了一條隱秘的山道。沿著鄰縣邊界蜿蜒而行,雖說用時必是不及走四合方向划算,卻無人知曉其存在,而愈發顯得穩妥三分。

不說國中無戰事,又因連年未與鄰邦大動干戈,倒是不必如此謹慎過頭。然而這淥水山莊的處境卻有些微妙,一來對面遙遙相望的那兩座相連的山頭,正是盧家早先置辦下的。即便莊上為防萬一,索性再度將隔與其間的兩座小山頭。也一併拿下了,可到底還因有所顧忌不曾大興土木。只選了一片合宜的所在設了座小茶園。

就連茶農們,也都不留一家居於山間,為得就是杜絕萬一之事發生。兄弟倆終究還沒分府單立門戶,多留一個心眼也是無可厚非。這般一來,與遠在京城的兄長而言,也是半點則損都無。原本他盧臨淵換取山頭與田畝的銀子。皆是夫妻兩口子花心思掙來的,又不是拿了公中銀子出來置辦的。

不過這事先瞞著府裡的雙親,到底有些說不過,也正基於這條二房夫妻倆才選擇了,近乎閒置山頭的法子,只求對自家那片大茶園略有補充罷了。

置於多添一份進項,倒是不以為然。而分管這樁的兩個女管事也都深知,其中的緣故。所以這兩座山上的產出。也多半留在莊內自家取用著。就算有外售於人的,也多半會直接喚梁掌櫃來收了去。

只是遠在京城的盧府兩父子,又哪裡想到,每逢新茶上市之際由次子命人送來的好茶,就是出自這兩座山頭之上。而今自家用來養蜂的山頭,正與那產茶的所在,相鄰而座。

更不會猜想到,那茶園的主人正是盧府嫡出。只不過。眼下知道此事的,也僅有寥寥數人罷了。而這些人中,能長久居於毅州的,只怕僅有梁掌櫃與那沈書辦了。再經歷了這數年的改變後。而今就是那當初經手之人,也未必能看出當年的風貌來了。更何況盧家的二管事也已有多少個年頭,不曾親自深入這荒谷之中了。

想來當初老爺置辦下這片之時,他身為專管田莊之人,也曾跟著來過幾回,但是到今日也足有十餘個年頭了。即便記性再好,只怕也已不再這般清晰了。

再加之,連片山下原本叫伐薪人開出的那條小道,雖說盧臨淵有意不做改動,到底還是略有加寬過不少。自然是為了便於梁掌櫃家的大車,每次來往便利些,卻也是不敢直接修成了碎石便道。

正因如此,每逢雨天梁掌櫃家的大車,便會倍加小心。當然也有改期前來之時,只是毅州到底不比南方各地,雨水豐沛非常,這改期之事終是有限。

而今位居山谷入口處的盧家,既然已有了啟用山林之念,想必往後這出谷的通道,也會隨之修繕一二。雖不至於全面翻修一新,也少不得稍加改善的。

“兩位管事可容在下提醒一句,看那家主人的架勢,連自家的藥堂都建了,再外加一月兩回都有人送進谷售賣的日常物件,你們兩家也可稍帶著,得些便利。”那人倒是個急性子,別說這辦差的效率還真是沒得挑,才不過兩日功夫,原本以為尚有不足的姚家管事,就順利拿到了契書。

實在是錯估了那份謝銀的分量,也並非老書辦的眼皮子淺,有這二十兩銀子就覺暈乎了。而是擔心夜長夢多,早先也不知是沈姓書辦的刻意為之,還是他自己的無限聯想,終覺著那東頭淥水山莊的主家之所以,許久不見其蹤,必是覺著當初買得不值當,也就懶得回來瞧上一兩回的。

而那會兒經手的沈書辦,放著一份好端端的縣衙差事不做,居然開起了鋪子,收起了租子,只做那甩手掌櫃的事兒,到底是與那家當初的買賣有關,還真是因為自家吃穿不愁的緣故。他這外人可是不好說道一二,想著好似沈書辦的離去,正與那家最後一次購山不差多少時日,又覺自己想岔了。

正如自家大兒搖頭唸叨的那般,真要哄騙了那家主人,也就一錘子買賣罷了,哪能三番兩次騙得同一家團團轉的?越是疑問多多,對於此次的好事,便越覺得還是早辦早了。

到底不是什麼上等良田,又在那偏得不能再偏的地界,還是及早辦妥了,才能銀貨兩訖,高枕無憂。於是乎,他這頭是快馬加鞭,而衙門的主官老爺,也是個不愛急事急辦的爽利性子。既然有人願意購入名下,自己接任之後又難遇這般的好事,自是暗中竊喜。

本來也是再無旁事的兩家管事,也在順利拿到契書之後,便返程覆命去了。此刻兩家的管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