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2 / 4)

不知道童若瑤在想什麼,望著她笑問道:“姑娘,你看是不是這樣?”說完指了指箱子上的大紅花。

童若瑤收起心思,笑著點點頭。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起別的,等把花都紮好了,耳邊就傳來一陣說話聲。

周氏走在前面,臉上倒沒有太多喜色,張氏皮笑肉不笑地和她說著話兒,她好像也沒注意聽,一副心思重重的樣子。

童若瑤和小玉相視一眼,忙迎上去,張氏笑得很是不情願,指著後面丫頭捧著的東西道:“這些都是老太太賞下來的。”

完了嘀咕一句,“已經賞了那麼多”

眾人聽得也不分明,童若瑤離張氏最近,只當做沒聽見,福福身笑道:謝謝老太太,謝謝嬸子。”

張氏不耐煩地道:“謝我做什麼?這些是老太太給的,又不是我”

大概她自己也覺得不好,所以沒有下去,改了口道:“好了,我先回去了,明兒一早再過來。”

童若瑤又行了一禮,目送張氏走遠了,才叫丫頭們將東西都放進正屋裡去。老太太倒是大方了一回,上好的茶葉幾斤,精美茶具兩套,另有簇新的緞子六匹,甚至還有一支祖母綠的玉如意!

“這玉如意早年聽二老太太提過,當年太老爺立下大功,先帝賞賜下來的,一共兩對,老太太和二老太太一人一對”周氏語氣中多有些沉重,親婆婆是個溫柔慈樣的人,可惜她進門沒幾年就去了。

童老太爺風光一時,沒想到竟是這等風光!童若瑤伸手摸了摸那玉如意,光滑細膩、色澤清透沒有一點兒雜質。親奶奶和老太太一人一對,可這裡卻只有一個

“娘”童若瑤不知該說什麼,只怔怔地望著周氏。

隔了半晌,周氏扯出一抹笑,“罷了,過去了。”

童若瑤點頭笑了,“嗯”了一聲,道:“這樣看來,明兒要多僱一輛馬車了。”

重新做的彩禮箱子,第二天早上才送來,可把周氏等人急壞了,眾人手腳麻利地將東西裝進去。張氏領著人過來,隨同的還有童二老爺和廖媽媽。

太陽冒出山頭的時候,一切準備就緒,孫夫人趙氏的馬車在門口停下,周氏忙迎上去,大聘時亦是少不得媒人在場,周氏將媒人禮送上,請趙氏先進屋吃茶。

童若秋跟著來了,見到童若瑤立馬走過來笑道:“等吃了大哥的喜酒,可就輪到四妹了。四妹的嫁衣可做好了?顧家何時來下聘?”

下聘的事兒應該不能問童若瑤吧?童若瑤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快進屋吧。”

童若秋抿嘴好笑,大家坐了一會兒,留下小輩的,其他人便出門。童若瑤和童若秋站在門口看著馬車離開,回頭,見童若遠也站在門口張望。童若秋和童若瑤對視一眼,童若秋立刻朝童若遠笑道:“大哥今兒不去先生哪裡?”

也不知是不是童若遠沒聽見,轉身就進屋去了,童若秋疼疼嘴,實在無趣的很。只和童若瑤說話,吵著要看童若瑤做的嫁衣。

童若瑤說還沒動針,她不相信,還在屋子裡翻了一遍,弄得小玉和童若瑤實在無語。最後,童若秋又一本正經地叮囑童若瑤:“嫁衣可馬虎不得,一輩子就穿一次。”

用陳媽媽的說法,嫁衣也是做給婆家的人看的,因嫁衣都是出閣女孩兒自己一針一線縫製,最能看出女紅功夫如何。這個時代,女孩兒認不認得字是其次,但女紅、廚藝卻一定要會。若是換做在鄉下地方,不會女紅,人家還不要,所以還有做鞋的禮。便是新進門的新人,第一次拜見公公婆婆,除了敬茶,還要送上新人自己親手做的鞋子。

“二姐姐的嫁衣很漂亮。”童若瑤順著讚美一句,否則還不知道童若秋要羅嗦到什麼時候。

童若秋驕傲地笑道:“那當然,外面那些繡娘,自是咱們不能比的。不像三妹的嫁衣,袖口還沒完工,也虧得她穿得出去。”

童若瑤詫異,童若秋的女紅一點兒都不好,這也能看出來?

“對了,三妹那天回來怎麼回事兒?”童若秋興致勃勃地問。

“沒怎麼,大概是病還沒好,在家裡住了三天。”

童若秋冷笑一聲,“四妹倒是不用騙我,還有什麼是我不知道的,如果知道那幾天她在家,我就回來瞧瞧她。”

哎,人是生是死都還不知道,就不能積點兒德?童若瑤岔開話題,問起孫博文。果然引開了童若秋的心思,洋洋得意笑道:“自上次和大哥去了歐陽先生那裡,回來後倒比之前用功了。”

歐陽先生的魅力也太大了吧?就是不知道孫博文是不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