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九州一百二十城,在左大夫這麼多年的管理當中也是愈來愈渙散,必難成大器。大皇子為人你也看到了,他現在是寄希望於你這個助力,所以你目前還是很安全的。四皇子為人懦弱好色,卻頗為陰險,凡事聽命於他的舅舅邱相,加上其母柳妃榮寵不衰,梵天皇一直不立儲君,朝中也有不少人支援四皇子的,他必然看不得佛門被大皇子拉攏。你只需獨善其身就好,只要不偏頗一方自然性命無憂。”
“這倒是奇怪了,大皇子雖無治國之才,卻也是磊落果敢之人,自然是遠勝四皇子了。何況是皇后所出,梵天皇為何遲遲不立他為儲君?應該不只是因為柳妃的枕邊風吧。若早日將儲君立下,梵天國或許早已經一派安寧。”
“這其中就是皇家秘辛了,梵天皇曾經許諾一個女子,必將儲君之位留給她的親子。”
“那個女子是誰?”
“前皇后,六皇子源匡秀即是她所出。”
“那為何六皇子會在佛門?”
“其中淵源就長著呢,我給你慢慢說罷。梵天國的一統全部得力於兵家老孫將軍,當時老孫將軍執掌孫家軍,精衛軍和直屬軍,所向披靡,為梵天國打得了這個江山。當時的梵天皇有曠世雄才,知人善用,老孫將軍更是對他忠心不二。老孫將軍一生僅得一子,孫修,孫修文武雙全俊秀非凡,用兵更是出神入化,盡得孫家真傳,號稱“戰神”。孫修年少便四處征戰,一次救下了一個江湖少女,少女尚還年幼,便已現傾城靈秀,孫修一見傾心,便將她帶回府裡。老孫將軍逝世後,孫修子替父職,協助當時的太子即位,也就是現在的梵天皇。梵天皇與孫修交好兄弟相稱,經常來孫家府邸,便是鍾情了那名少女。梵天皇有意要娶那少女,孫修為此在梵天皇面前跪了一天一夜,並主動呈上了精衛軍和直屬軍的兵符,並表明以後將不問政事只求一人心。梵天皇一直忌憚孫家的兵力,如此便同意了。可是梵天皇卻食言了,他強佔了那名少女,最終以皇后之禮娶之。孫修再恨也是沒有辦法,便日以消沉。這名少女便是前皇后。前皇后初得一女,梵天皇大喜,封為長公主,後來幾年都無再出,梵天皇扛不住文武百官的壓力,只能再納妃,便納了兩妃,華妃和柳妃,華妃所出大皇子源朝北,後來柳妃所出四皇子源宗羽。”
“前皇后看到後宮爭寵和梵天皇的負心,心灰意冷要遁入佛門,可是梵天皇卻摯愛她,便有了這個誓言,若是她能得一子,必將以儲君之位與之。華妃和柳妃得知後,便設計相害前皇后。當時的前皇后正在佛門禮佛,卻身中迷藥離魂,後來孫修得到訊息說她有難,便快馬加鞭趕了過去,當時的前皇后已經神志不清,卻看出了來人是孫修,相思之情終於壓住了道德觀念,他們便有了一夜之情。梵天皇也得訊息趕來,卻親眼看到了這一幕,為了前皇后名譽,他最終給掩蓋了過去。後來前皇后便有了身孕,產下一子,即是六皇子源匡秀。孫修為了避諱,也娶了一個女子。”
“梵天皇聽信左大夫和邱相之言,將孫修以征戰離國為名派了出去。孫修帶著孫家軍,來到了無雙城的時候,梵天皇一紙孫氏一族與離國勾結叛國之名,派人將孫修誅殺在無雙城。前皇后得知訊息後,無人能幫,便孤身喬裝離開皇宮快馬趕往無雙城。當前皇后被無雙城守扣住要挾孫修的時候,孫修恨聲痛呼,你源揚(梵天皇的名諱)奪我妻子,騙我兵符,如今又誅殺我孫氏滿門忠烈,正是蒼天無言啊。你源揚不配坐擁這大好江山。可是大勢已去,他怎麼忍心心愛的女子在他面前死去。他遣散了孫家軍,隻身伏誅。前皇后跪在他的屍身旁自刎了。這便是十八年前的“無雙城變”。前皇后一死,長公主被人陷害致死,六皇子被人下了毒,終身待在佛門。華妃便順理成章的當上了皇后。”
“是什麼毒?難道沒救嗎?”
“脫情。”
“何為脫情?”
“人怎可無情無慾?而服下此藥後便只能斷情絕欲,此藥霸道,若是你心有不甘動情動欲,肺腑俱傷。而六皇子自幼身中此毒,怕也是難長命。孫氏滅門後,梵天皇或許是心懷愧疚吧,便讓六皇子來佛門養身。佛門清靜無為,長此修身,或許能長命。”
“源匡秀,塵世終是難長命啊。”她在心裡嘆息。
“自古紅顏多薄命啊,命運真是半點不由人,失去所愛又看到所愛在自己眼前死去,短短一生便如此了結了。如此這般不如入了胎投生一對鴛鴦來的好。對了,你知道這個天驕公主是怎麼回事嗎?”
“天驕公主的生母正是前皇后的結拜妹妹。當時梵天皇看到前皇后和孫修的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