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只是按照她的書單給她採購,自己卻是從來都不看這些東西的,當下順手摸起來,便就著覆在案上時開啟著的那一頁看,想來武姬上一次就是看到這裡的。
這是一首名叫《詠史》的詩——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旁邊還有一筆秀麗的小楷寫著眉批——馮公乎?珥貂乎?
李曦的歷史水平雖然不高,但是對於文字的理解能力倒還不是太差,凝眉想了一會子,倒是大概弄懂了什麼意思,這說的應該是因為出身有高低貴賤之分,很多有能力的人只能蹉跎一聲,而有些明明沒什麼本事的人,卻是一生富貴。
只是弄明白這詩的大概意思之後,那幾句眉批卻又讓他皺起了眉頭。
武姬沒事兒琢磨這些幹什麼?
旋即他又想起武姬那曖昧隱晦的出身來歷,心想,難道她還真是什麼高門大族出身的不成?這兩個“乎”,是在自問呢?
恨只恨自己對歷史實在是所知有限啊,實在是想不到唐朝除了武則天那一家子人之外,還有什麼高官是姓武的。
想不到就乾脆不再想,李曦嘆了口氣,起身離開書房,到廚房裡繼續蒸酒去。
關於蒸酒,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李曦就有兩套方案。
其中一種自然就是他在裴楊府裡所“表演”的那一套,主要是拿火來直接炙烤酒器,使酒液保持在一定溫度內,讓酒精自然蒸發出來,這種方法其實是最簡單也最直接的辦法,但是它卻有一個無法迴避的缺點,那就是在當下的技術條件之下,這種辦法實在是不好控制酒液的溫度,而且,一次能加工的量也太少,不適用於大規模生產。
不過這種辦法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工具極其簡單而便攜,不想讓別人看到隨時都可以藏起來,很方便李曦隱藏這個釀造新酒的秘密。所以,這種方法他也就是在裴楊氏的府上為了表演,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才會用,而真正讓他製造出大量高酒精度新酒的辦法,卻是在家裡的這一套辦法,那就是水蒸。
水蒸比起火蒸,要多繞了一個彎子。它是把盛著酒液的容器安坐在一鍋水之中,透過把水加熱,使得酒液也跟著升溫,從而達到蒸發酒精的目的。
相比於火蒸,水蒸因為是多了水這個中間的媒介,酒液的溫度反應沒那麼迅捷,所以反而會更容易控制溫度,可以說是李曦大規模生產新酒的最佳方法。
但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方法太簡單了,也太容易暴露了。
之所以一個小小的造酒,李曦要來來回回折騰那麼多曲折出來,又是自瀆又是造勢之類的,歸根到底也正是因為蒸酒這種辦法實在是太沒有技術含量了。
說到底李曦這所謂的造酒,根本就是鑽了時下大唐人們思維的一個死角而已,只要看一眼他這個設施,絕大部分人都能一眼就看出這裡面的道道兒,所以,這造酒的辦法必須絕對保密的控制在少部分絕對可信的人手中,這筆大利益才能持續的享用下去。
所以,二叔不行,他一個商人,無論如何都是控制不住這個簡單的小秘密的,因此,李曦必須想辦法讓更多有錢有勢有人也有時間的人參與進來,不造勢又怎麼行?
但是他又得防備一旦有一天別人覺得自己不重要了,隨隨便便的一腳就把自己給踢開,所以在這個合作的生意夥伴選擇上,只有二叔也不夠,必須再多加一磅,以增大保險係數,而正想進軍造酒行業的裴楊氏也就在這種背景下順理成章的進入他的視線了。
眼下魚餌已經放出,李曦只需要耐心的等待魚兒們一個個自動的來上鉤就足夠了,所以,即便是連蒸酒他也有些懶洋洋的,要不是因為明天的品酒會還必須要用到,他都懶得再做這些事情。
思來想去,只是覺得心中煩亂。
棋局已經布好,如果不出意料的話,接下來自己的日子應該很好過了,畢竟就要有錢了嘛,但是怎麼還是覺得有點不對勁呢?
嗯,似乎是事情大局底定之後,自己失去了興奮點了?
思緒煩亂之下,酒蒸了一半,李曦就熄了膛裡的火,揹著手走出廚房。
武姬睡醒之後已經聽到了院子裡的動靜,當下她正準備起來,耳邊卻聽到腳步聲,知道李曦竟是已經往這邊來了,也不知怎麼想的,她竟是趕緊又返身躺下,緊緊地閉上眼睛做出了一副睡熟的模樣。
春日衫薄,武姬單手支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