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讓李曦更加方便的查閱戶部的歷年賬簿,可以更方便的排程地方的府庫,並徵集漕糧等。
吏部考功員外郎,讓李曦對於一些州府縣等各級地方官員都有了管轄權,所謂考功,意即給地方官員們每年的政績打分,而這些評分,將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的升遷等等,可想而知,手握這等權力,那些地方官員們絕對不敢推諉應付,李曦有什麼需要藉助地方的,都可以很輕鬆的得到地方的支援和幫助了。
刑部司門員外郎,這個就不必說了,收操生殺大權,隨時可以介入地方的刑偵、糾察等等事務,頂著刑部的大旗,李曦甚至可以直接插手地方的治安,關鍵時刻,他甚至可以有權調動地方的駐軍來捕盜緝兇等。
至於知太府寺丞,這太府寺,就相當於大唐的國庫,雖然只是“知”太府寺丞,還無法真正的插手太府寺的具體事務,但是可想而知,有了國庫在背後的支援,李曦要用人要用錢乃至於需要一些專業人才等等,就都有了來處了。
所以,別看李曦擔任的這些官職都並不會真正納入那邊各自的官員體系,但是給他頭上掛了這些名頭,關鍵時候,卻是各個都有用的。
當然,能否把這些官職的作用都發揮出來,還要看李曦具體的本事。
而眼下他在正式到江淮轉運使司去就職之前先到各個衙門去點卯報道,其實就是第一次接觸和試探,這一次關係拉攏好了,此後做起事情來,自然也就心裡有底了。
因此,李曦對於這次的拜訪,非常看重。
與李逸風一路走著到大門口的功夫,李曦耐心地叮囑著一些事情,雖然知道李逸風做慣了這種處置細務的官兒,但是畢竟他要先自己一步過去整理一下資源,順便也要先把朝廷吏部打發過去的那些胥吏都挨個兒的過一遍熟悉一下,這事兒可不簡單。
可以說,李逸風這一次去能做到什麼程度,將直接關係到此後這些胥吏們辦事的效率問題,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此後李曦能否如臂使指的使喚他們做事。
所以李曦自然是不厭其煩地與李逸風交代一些細節。
一路說到門口,兩人這才各自上馬。
原來在地方的時候,即便做官,也往往都是坐著馬車來去,但是在長安城裡的風俗,百官們卻更喜歡騎馬,反倒是女子出行,往往都是坐車,而只有皇帝,或者是上了年歲的幾位老王爺,諸如薛王和薛王妃等幾人,才有資格乘坐肩輿。李曦和李逸風都是新近任職,自然不願意在這方面做露頭鳥,所以便也都是騎著馬去就職。
李曦一馬打頭,李逸風緊隨其後,後面還跟著三匹馬的隨行,一行五人直奔宮城。
到了宮城的門口,李逸風便帶著一個隨從轉奔旁邊新劃給江淮轉運使司的衙門口,而李曦則帶著另外兩個騎馬奔戶部。
戶部、刑部,一路走過去,李曦小心謹慎地拜見了戶部的兩位侍郎,和刑部尚書、左右侍郎,這些大員們雖然未必瞧得上李曦的職銜,甚至心裡還隱隱約約有些埋怨皇帝又給自己這邊塞過來一個插話的,不過畢竟李曦年紀輕輕就聲名在外,所以哪怕對方是堂堂的戶部尚書或者刑部尚書,對他也都是客客氣氣的。
彼此恭維幾句之後,李曦與他們交換意見,很快就釐定了自己這個員外郎的職權範疇:基本上就是遵循玄宗皇帝的意思,在部內事務上,李曦只掛名,沒有具體的責權,只是在處理個別事情上,報請尚書大人同意之後,李曦隨時可以介入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務。
從刑部告辭出來之後,要去吏部這個最最重要的衙門,李曦反而鬆了口氣。
自從今年三月侍中、吏部尚書裴光庭去世之後,吏部尚書一職懸空至今,而吏部的兩位侍郎,則分別為蘇晉和李林甫,可想而知,這裡雖然號稱六部之首,權力極大,但是對於李曦來說,卻並不至於太過壓抑。
進去之後,李曦先是去禮節性的拜訪了吏部左侍郎李林甫,雙方只是點到即止的聊了幾句不著邊際的話,彼此心中有數,早就約定好的,在任何公眾場合下,大家都是裝作不認識的模樣,所以自然不便深談。
但是李林甫是保舉自己出仕的,就稱恩公亦不為過,所以彼此說話熱絡一些,倒也不至於有什麼影響,至於一些私底下的事情,自然是大家心中有數的,反倒是不需要細說。
最後來到蘇晉的公事房,看著一個進來奉茶的胥吏退下去,李曦誇張地捶著腰,苦笑道:“老大人救我啊,怪不得人家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六部衙門挨刀過戶部和刑部走下來,真真是累死我也”
蘇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