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趙瑗對蕭山依舊不冷不熱,在外人看來,趙瑗對蕭山可謂非常的禮遇,每次吃飯,或者外出,必然叫上蕭山,每日都會和蕭山在府中花園閒逛至少半個時辰,說些閒話。但蕭山心中很明白,趙瑗真正熱情起來的時候,絕不是這樣客氣處處都周全,至少他肯定會來自己的房間坐一坐。
他暗自觀察了一下趙瑗對其它人的態度,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一視同仁,但認真琢磨,會發現趙瑗對三個人特別看重。
一個是他身邊的一名叫做甘昪(bian,四聲)的太監,因為天氣漸熱,蚊蟲開始多了起來,趙瑗對於晚間用的蚊香不習慣,說了一句“香甚燻鼻,用之氣濁,不用又苦蚊蟲”,甘昪第二天便將趙瑗的門窗上都換上了白細紗,能夠透光進來,又阻隔蚊蟲。趙瑗當時雖然沒說什麼,但事後卻將甘昪調到自己身邊來用,理由不是其為主人著想,而是“聰慧有智”。這可以看得出來,趙瑗喜歡用聰明能辦實事的人,而對於那些整天圍在他身邊拍馬屁的並不怎麼感冒。
第二個是曾經來府上拜訪過的一個名叫曾純甫的人,他曾經指出趙瑗寫字中的筆法不足,並提出了改進辦法,趙瑗對他的意見非常痛快的接受了,並且還曾經命蕭山給他送過信,兩人有書信來往。
蕭山很敏銳的察覺到趙瑗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大胸懷,而是他內心真的非常感激那些肯對自己提出意見和建議的人。
第三個人則是史浩,雖然教趙瑗的有三個老師,但另外兩名老師都是照本宣科的讀書,不肯多說半句話,而史浩則不同,他有時候會和趙瑗討論一下歷史和歷代得失,趙瑗對三位老師都是一樣的尊敬,但很明顯對史浩親近很多。蕭山明白這不僅是因為史浩說話肯說的非常明白透徹,還因為史浩決不會如另外兩位老師那樣,遇到敏感問題就含混過去。
蕭山在琢磨自己如何才能讓趙瑗從心底裡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他知道兩人本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好的,特別是在一同安葬了張憲岳雲之後,趙瑗曾經對自己變得十分的親密,但隨即而來的就是趙瑗以為自己欺騙了他,不歡而散;緊接著自己因為忙於讀書瞭解時政,忘記了三日之約,被趙瑗耿耿於懷;至於後來在秦府的一番論戰,更是讓自己徹底被趙瑗判斷為敵對勢力一方。
透過這三個人的得失,蕭山已經初步瞭解,趙瑗喜歡什麼樣的人了:1,聰明,會辦實事,能夠提出問題的具體解決辦法;2,能夠直言不諱的給自己提出意見,並且幫助改進;3,敢於對現實問題提出見解看法,觀點明確,絕不含混敷衍。
而那些刻意討好,拍馬屁,渾水摸魚的人,則完全不能打動趙瑗。
蕭山既然透過一個月的默默觀察分析出來後,便開始行動了。他每天晚上在趙瑗睡下之後,便會抽出一個時辰來準備自己的事情。
只是讓蕭山不知道的是,在他默默的觀察趙瑗的同時,趙瑗也在不動聲色的觀察他。
這日,已經是四月底,趙瑗吹滅蠟燭,屏退太監宮女之後,卻並未上床安寢,而是走到窗邊,將窗戶悄悄的拉開一條縫,看向蕭山所在的房間。
蕭山的作息非常規律,每天亥時就會歇息,但今天卻有些不一樣,趙瑗看著自己房中的沙漏,現在已經到了子時,蕭山房中的燈光還亮著,並且根據蕭山映在窗戶上的影子來看,他正在寫著什麼。
趙瑗心中在猜測蕭山究竟在寫什麼。蕭山不怎麼喜歡讀書,這很容易看出來,每當他陪自己讀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臉無聊的樣子。然而在習武的時候則充滿了興趣,進步也非常的快。
趙瑗在一條條的排除蕭山寫的內容:不可能是在練字,對方根本很對字的好壞不在意;也不可能是在寫文,白天的時候對於提筆寫文章都沒什麼興趣,半夜三更更不會了;也絕不可能是在寫情書,因為蕭山似乎對府上的宮女並未流露出任何興趣,看都沒有多看一眼;那麼,在勞累了一天之後,還在寫的,會是什麼?是將自己王府中的情況,寫給秦檜嗎?這個可能性似乎也不怎麼大,因為在這一個月內,蕭山有獨回家探望過父母,他完全可以趁這個機會,去向秦檜彙報。
趙瑗在心中猜測了一番,也沒有結果,他打算明天找個藉口把蕭山約出去,命親信來搜查一下蕭山的房間。
打定了主意之後,趙瑗就睡下了,半夜醒來的時候,趙瑗透過窗戶,看見蕭山房中的燈依舊亮著。他心中湧起了一股好奇,顯然對方是不怎麼避諱自己,更不怕半夜三更點燈被自己看到了。趙瑗有些想去看看蕭山到底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