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出答案。但無路如何這也算是對明思有益處的事兒,路十三躬身領命而退。
入夜,路十三出了宮,換過一身夜行衣便朝睿親王府的方向展開身形。
王府主院中,桌上十三支燭臺上只有最上面一圈幾支蠟燭上有火苗亮起。
明思不想屋中光亮太盛。
還好。雖不如最光亮時,但還足夠看清。
顎敏就著搖曳微微的燭火在床前替明思手臂上的傷口換藥。
一處處相連凌亂的傷口全都是月牙形的撕裂傷,每個傷口雖不大,但密密連成一片看著卻讓人心顫。
下午換藥時,幾個丫鬟都忍不住落了淚。
還好明思早早令沙魯將帽兒帶了出去,否則按帽兒那性子。還不知會哭成何種模樣。
其他人都有些手顫,故而明思便將上藥換藥的差事交給了顎敏。
此際,顎敏的手很穩。但眼圈卻是微紅。
細細換好藥,將傷口包紮好,顎敏替明思整理了下錦被,“王妃可要喝點溫水?”
怕傷口著色,故而這段時間飲食皆要忌諱。茶也是不能喝的。
明思雖知茶應當不會有影響,但也懶得就這點小事同幾個丫鬟交涉。遂點點頭。
顎敏捧了茶盞過來伺候明思喝了兩口,明思搖首一笑,“好了。”又無奈笑道,“其實我這手都是皮肉傷,也不是不能動。你們這般伺候我倒覺得自個兒成了殘疾似的。”
顎敏放了茶盞回來,“其他的奴婢們幾個都替王妃不了,我們沒本事,也惟有做這點子事情了。王妃再不讓奴婢們做,那咱們豈非半點用處都無?”
明思輕輕笑了笑,溫和地看向她,“你已經很本事了。你們很好,你也很好,我心裡都明白。平素我不愛說這些,那是覺著咱們之間的緣分會長久。天長地久自然勿須說太多,不論日後你會如何,我會如何,我都記你這份心。”
顎敏搬了一個凳子到床前坐下,抬眸靜靜看了明思一瞬,垂眸輕聲,“若王妃不把奴婢當外人,奴婢便有些話不知能不能說?”
明思微微一愣,含笑點頭。
“奴婢覺著王妃最近同前些日子不同,”顎敏撩起眼簾看了一眼明思,“王妃能同奴婢說說麼?”
明思望著她,唇畔淡淡笑意,“怎麼個不同法?”
顎敏遲疑一瞬,“奴婢覺著王妃心裡好像藏了許多事,性子也不如原先讓人能琢磨。前些日子王妃笑的時候,奴婢看著心裡會覺著難受。而這幾日奴婢琢磨不透。”
明思垂下眸光,瓷白如玉的面上光華隱隱,可一襯著那一雙漆黑不見底的眸子,驀地便叫人感到一種莫名的深沉冷凝。
顎敏看得一怔!
77的話:從洛水院開始就有不少伏筆。當然如果都讓大家一眼就看明白,那也算不上埋得好伏筆。
伏筆這玩意兒就好像女人,全脫光不行, 還是要半遮半掩才更有風情誘惑。
這一段的劇情其實是莫清清、榮俊、明思三人的角鬥。
所以大家需要結合站在三人目前的立場的心理需求和目的來思考。
莫清清這個人物很久都沒正面描寫,但她卻一直貫穿。
77寫文構思情節時,總會先揣摩這個劇情中所有相關人物在這個當下可能的思想活動。
人物的性格決定人物的命運。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所求所願決定他(她)所有的言行。
當然肯定不是要全寫出來,但這樣的揣摩後寫出的劇情才是最合情合理,不會讓人覺得人物性格突變扭曲。
77始終覺得,劇情可以帶動人物,但劇情不可能帶動人物性格。
PS:
77寫文是這樣的方式,大家覺得看文中有迷惑的地方,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入想,再結合前面的劇情,也許很多的伏筆就不會那麼難以猜測了。
比如,此刻榮俊最大的目的是什麼,他對明思此刻的感情到達一個什麼程度?
譬如莫清清此刻心裡想到了什麼,對榮俊和明思,她分別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看法
PS:節約時間碼字,粉票打賞暫不感謝,留到今天最後一更一起答謝大家。今天盡力爭取三更——老公今晚飛機,不去接機了,拼更新!
第七百一十六章 疑而謀動(二更—王之兮護法打賞和氏璧+)
在顎敏坐下的時候,明思原本想開口讓她下去歇息,但心念一轉又收了口。
靜謐中,南開的窗扇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