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陽光籠罩他的時周身,在他身後投下濃郁的陰影。
他良久,才緩緩嘆了口氣,無盡悲涼。
L
☆、第115章回京
安簷十月初十到了盛京。
凌青菀一家人還住在安家。
昭池坊的人,原本就清貧。
安平門的動亂之後,死傷過半。活下來的人,剛剛經歷了喪事和悲痛,更沒有能力搬走,還是打算住在原地。所以,他們都在修葺庭院。
景氏打聽到了,同樣請人修葺院子,也準備搬回去。
光凌青菀他們大房,也要靠姨母或者舅舅幫忙,才能搬家,或者用大嫂的陪嫁。
景氏既不想這麼給姨母添麻煩,又不會動大嫂的陪嫁。
所以,他們也搬不了。
哪怕他們長房有錢置辦宅子,也是走不了的。二房和三房怎麼辦?
還沒有分家,總不能丟下他們不管。凌青菀的母親拿不出那麼多錢來置辦更多的宅子。
家裡的男人們,要麼無用,要麼年幼,誰都靠不住。
“還是要回去熬。”景氏道,“熬到一切定下來,再做打算。”
景氏是想熬到祖父去世,凌青城得了爵位,再和二房、三房分家。不過,老太太還在世,肯定要贍養她。假如她不願意分家,一切也是枉然。
姨母聽了景氏的話,覺得她所言不差。生活就是挺無奈的,雖然無奈,姨母也答應了。
故而,凌青菀一家人暫時還在安家落腳,等年前庭院全部修葺好了,再搬回去。
安簷到京之後,先去了宮裡,見了官家。
官家大喜,當即封了安簷為“侍衛司副都指揮使”。僅此于都指揮使,是禁軍的高階將領之一。
“真的?”姨父的小廝回來報信,姨母聽說了,大喜。
這是姨母一直盼望的。
她就希望她兒子能有個好出身。從前,怕安簷無法服眾,官家也不敢抬舉他,現在是名正言順了。
當然。靠著安簷治蝗那點功勞。封個副都指揮使,是遠遠不夠的。
皇帝不過是藉口給安簷升官,抬舉安簷罷了。
“是真的!”小廝回答小景氏。
姨母笑容滿面。壓抑不住。
凌青菀也眉頭舒展。
照凌青桐說的,安簷的命運提前了五年。雖然還不知道是好是壞,但是凌青菀和凌青桐都決定往好處想。
安簷封了官之後,宮裡設宴款待他。
他和姨父直到宵禁之後才回府。
初十的月色疏淡。清澈如水。天已經冷下來,呵氣成霧。冰涼的月華在屋簷下,宛如形成了一道冰涼的紗簾。
凌青菀和眾人一樣,坐在姨母的東次間,等著安簷回來。
“沒想到啊。最先封官的不是大哥,反而是二哥。娘,二哥這樣算平步青雲嗎?”安棟笑著。問姨母。
姨母瞪了他一眼:“最沒有出息的,就是你了。還有臉說?”
“誰家的兒子個個都有出息,那豈不是叫人嫉妒死?”安棟笑著,往姨母跟前湊,“所以,我沒出息是對爹爹好,旁人不嫉妒爹爹,就少攻訐他啊。”
說得大家都笑了。
姨母也笑了,點了下他的額頭:“數你最懶,而且滑頭!”
屋子裡笑語嫣然。
片刻後,二門上的丫鬟進來稟告說,安肅和安簷回家了,馬上就要進院子。
姨母立馬站了起來。
眾人也跟著她站起來,走到了門口迎接安簷。
燈火迷濛,紅光匝地中,有縷綺靡,照在每個人的臉上。凌青菀牽著蕊娘,站在眾人後面。
安簷和姨父走進來,第一眼還是先看了凌青菀。
凌青菀的眸子裡,有了些迷濛的霧氣。倏然相見,心頭微漾蕩,似驚浪拍打岩石,餘波激盪。
她微微垂眸,將情緒掩飾好。
安簷瘦了很多,也顯得黑了。他一瘦,更顯得高大頎長,而且眼睛炯炯有神,精神非常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
凌青菀的唇角,又有了抹淡笑。
一番契闊,姨母拉著安簷的手,又哭又笑。安簷素來冷漠,在人前很難有情緒,故而他木著一張臉,任由姨母訴說擔憂、思念和高興。
“孩子才回來,你這是做什麼?”姨父見姨母頗為失態,笑著勸她。
姨母這才收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