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圖之後,她心中燃起巨大的成就感。
如今細化細節的事情甩給了簡寧,她總算有了時間,慢慢整理這段時間堆積的廢稿。
重新再看一遍那些東西,她諸多感慨,若非親身經歷,她自己都不敢相信,這麼短的時間,居然做了這麼多的事情。
同樣的想法,在經過教授提點之後,重新呈現的作品分明不一樣了。
更鮮活,更讓人矚目。
她收拾得很慢,本來想著廢掉的稿子,都統統扔掉,可事到臨頭,卻又後悔了。
她找了一個空閒的資料夾,從廢稿當中挑選了一部分,儲存了起來。
那些都是她的心血,即使已被棄用,但想起它們身上曾經灌住過的精力,就這樣丟棄,還是有些不捨。
那一堆稿子,最後安安靜靜地躺在了書架的某個角落。
一週後,簡寧打來電話,說他已經把她交給他的那些圖,都細化完畢的時候,她是抱著懷疑的。
或許是因為受了教授的指點,分外興奮,也或許是因為想著有人在後邊掃尾巴,所以有恃無恐,顧雨交給簡寧的草圖數量十分驚人。
雖然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許多都已經被她自己否決,可交到簡寧手上的,仍然數量可觀。
顧雨記得,她是給了十多個版本給他的。
“這麼快?”
她的聲音裡帶著疑惑,有明顯的不信任。
簡寧似乎在電話的那一邊嘆了一口氣,“怎麼,我畫得快,你還不滿意了?”
“老師已經嫌棄我靈感枯竭,沒有想法了,要是再連這麼一點事情都做不好,他就得把我逐出師門了。”
他半真半假地開了一句玩笑,最後兩人相約,在一家幽靜的咖啡廳見面。
顧雨從宿舍去往咖啡廳的路上,依舊帶著疑惑。
可當她真的坐到簡寧面前,看到那些細化過的作品的時候,那疑惑就變成了驚奇。
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看到簡寧的手稿。
她一直知道,他是有實力的,否則,也不會那麼受教授的重視,也不會在這個學校裡,在普遍歧視東方人的時尚素質的背景下,仍有著不小的名氣。
她曾經也見過簡寧的作品,在之前的時候,參加設計大賽時,簡寧當年參加設計大賽的作品,仍被主辦方小心儲存著。
可成品與手稿,給人的觀感是不一樣的。
已經完成的是飾品,再精巧,也是一個物件,實用意義,其實是大於象徵意義的。
設計時候的萬般精巧理念,到最後,體現在商品上的,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弧度,一點點綴。
看到的時候,當然也會稱讚設計師奇思妙想,元素搭配合理,觀感舒適,卻也就那樣了。
再精妙的眼睛,也無法從那具象化的東西中,看出設計師最初的思想。
人的思維,本就是抽象化的,千雙眼,看出千萬種狀態,即使同為設計師,顧雨也無法從那具象化的作品中,看出更多更虛幻的東西。
可概念圖,卻是另外一回事。
所謂設計,就是把抽象的思維具象化,到概念圖這一步,抽象的東西,或許還未找到最恰當的表達,所以設計師通常會尋求其他的方法,比如獨特的標記,比如特有的切入角度,儘量讓思維鮮活在紙上。
顧雨將簡寧遞過來的畫紙在面前的桌面上攤開。
他的畫風,個人風格很鮮明。
並不是說畫得有多麼精巧逼真,而是那表現的方式,讓人過目不忘。
明明是再熟悉不過的元素,經他妙筆生花之後,卻讓她看出了新意。
幾何元素凌厲的線條,與捲曲的藤蔓疊加在一起,錯落有致。
細小的花骨朵,或盛開著,或含苞待放,掙扎著從藤蔓上脫落,向著堅硬的線條方向而去。
本來靜止的畫面變得鮮活生動。
每一張圖畫的完成度都很高,畫面完整,細節精緻。
“怎麼樣?還滿意嗎?”
顧雨正專心翻看著畫紙,簡寧的聲音在耳邊響了起來。
顧雨抬起頭來,入眼是一雙帶著笑意的眼。
她也跟著笑了起來,無聲無息,在簡寧眼裡,卻分外溫柔繾綣,他在那一瞬間,失了神。
“還不錯,比我想象的好多了。”
帶著一點愉悅的聲音,把簡寧從自己的思緒里拉了出來。
他眼中失去的焦點找了回來,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