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傳遍了妓樓出了人命的訊息。
剛剛隨著舞獅隊走了的老百姓們,紛紛朝著妓樓這便蜂擁而至,妓樓外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他們也不往裡衝,就在妓樓外站著,踮腳往裡看著,議論紛紛,高談闊論,只等著京兆尹帶人來拿殺人犯,卻正好堵住了要走的人的路。
瑞王和劉桐分別都只帶了一個隨從,瑞王帶了炎青,劉桐帶了華澤。總共四個男人,壓根沒辦法擠出數量不斷增加的人群。
僵持了半晌,瑞王等人還是隻有回到了妓樓中。
“算了,等京兆尹帶人來,把人群驅散,咱們再走吧。”瑞王無奈道。
劉桐笑道:“希望京兆尹那老頭兒動作能快點。不過我想,這會兒接到報案,他該火燒眉毛了。”
大魏立國百年,人命案子當然有。老百姓們雖說達不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程度,但整體來說,大魏在幾代君王的治理下,老百姓們還是安居樂業的。
刑部每年秋收之前稽核各地報上來的案件,也會統計被定斬頭刑的人犯數量。
每年被執行死刑的人,從沒有超過三百人數。
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兩百一十四人;最少的時候,一年死刑例只七十二例。
《大魏律》自魏高祖決定製定起,每一條律法都會由數名製法官員斟酌討論再斟酌討論,最後達成一致,報由皇帝聖裁。
當時天下初定,正需要休養生息,魏高祖提倡“仁孝”,非大奸大惡之罪,不建議以死刑論處。
所以《大魏律》開篇第一條便寫道:當死者,部案奏聞,以死不可復生,俱監官不能平,獄成皆呈,帝親臨問,無異詞怨言乃絕之。諸府州之大辟,皆先漱報,三奏而後決。
而殺人罪,正是大奸大惡之罪的其中一條。
何況,這還是兩條人命。
天子腳下出了殺人案,當然會受到上層的高度關注。遇到這種事,京兆尹也是可憐。
吏部考核上,他必然得不到最好的那個等級了。
京兆尹來得很快,帶著一隊京兆府衛兵,將整個妓樓給圍了起來。
老鴇臉上掛著討好的笑上前道:“府官老爺……”
京兆尹瞧著五十來歲,頭髮花白,但身量挺高,腰背也直,目光銳利。
他打斷老鴇的話,直接問道:“聽說是死了兩個人?”
“是、是是……”老鴇忙點頭。
捕頭已經將樓上樓下兩處地方隔離開來,不許人接近,圍著面巾的仵作跟上了樓,要對屍體進行初步的勘驗。
底下人在做事,京兆尹便在問老鴇的話。
“死的兩人,你可認識?”
“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