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成立,那麼根據較淺的腳印可以推斷,腳印的主人不會太重,五十斤都不會超過,身高也不會超過一米。
但最小的一隻裝滿野果的藤筐重量也在百斤以上,如果腳印主人真的那麼矮小,它是怎麼將遠遠超過它體重的藤筐搬走的呢?
兩個可能。
第一,它天生神力,就像咕嚕。
第二,“它”不只一個。
智慧生物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懂得團結和合作。
從繁雜的腳印中推斷出這些線索,麥冬不禁抬頭看了看四周。
斜陽照影,風聲簌簌,海浪輕柔地拍打著沙灘,海鳥高高低低地飛。
一幅再正常不過的海邊黃昏圖景。
但,誰知道那個“它”是否正潛藏在四周,暗暗地窺伺著她?
麥冬打了個寒顫。
如果說之前發現骨頭項鍊使她佔了先機,現在,她則處於徹底的下風。她發現了“它”的存在,相應地,“它”也知道了她的存在。會建造石屋、會囤積食物,當發現有這樣的生物存在時,它們又會對她做出怎樣的猜測,怎樣的反應?
現在她在明,“它”在暗,如果“它”是溫和無害的生物還好,但萬一是攻擊性較強的生物呢?
她必須早做準備,主動出擊,起碼讓自己不那麼被動。
日漸西斜,天邊被彤雲染紅,麥冬終於振作起精神,和咕嚕一起收拾運來的野果和獵物,野果仍舊堆在石屋裡,獵物則剝皮切塊,簡單地清洗後變攤在離石屋不遠的大石頭上。這些事都是做慣了的,所以還沒等天色黑盡就已經完工。
做完這些,麥冬讓咕嚕揹著自己趕緊離開。
“……果子、肉?”
咕嚕不解地指指門口大開的石屋和鋪滿肉塊的石頭。
麥冬笑著摸摸它腦袋,“咕嚕,那些肉和果子我們不要了,送給‘小偷’吧!”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捨不得果子抓不到小偷。
作者有話要說:卡文卡死卡死卡死…………
☆、第七十三章
麥冬的打算是引蛇出洞,表面佯裝離開,暗中卻讓咕嚕從海中悄悄潛回來,守株待兔,抓住偷果子的小偷。
但,打算地很美好,奈何魚兒不上鉤。
守株待兔了兩天,什麼都沒守到。
不管是偷果賊太過聰明識破了陷阱,還是“它們”的確已經離開,一在明一在暗,它們不出來,麥冬就沒辦法,最後只能放棄。
直到將所有野果和獵物搬回山洞,都沒有再出現任何“智慧生物”的蹤跡。
麥冬只得暫時將這事放下,除了比往日更加謹慎小心,已經恢復了往日繁忙的生活節奏。冬天即將來臨,她還有許多事要做,不能將時間浪費在這種不確定的事情上。
曬乾那麼多的野果是個大工程,加上還有正頭的獵物要處理,麥冬整天忙得腳不沾地。獵物不像在海龜沙灘那樣只做簡單處理,而是仔細地將獵物身體各個部位的肉分割好,有的曬成肉乾,有的醃鹹肉,有的灌肉腸,還有的做成臘肉。
這些都是可以長久儲存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哪怕到時捉不到任何獵物,靠這些肉乾也可以撐過一陣,只要囤積足夠的肉食和其他食物,麥冬對於安全度過這個寒冬還是很有信心的。
只是委屈了咕嚕,它喜歡吃新鮮的肉食,雖然也可以接受這樣經過處理的,但明顯不怎麼喜愛。麥冬怕它像恐鳥一家一樣對飲食挑剔,特意問了它能不能接受長期食用肉乾,它皺著眉頭搖搖頭,又點點頭,“可以,不喜歡。”
麥冬不捨得委屈咕嚕,於是便尋思著還得養些動物,只是要養什麼她還沒決定好。
獵物處理完了,接著便是野果。
經歷過一次野果大收穫,麥冬對於處理野果駕輕就熟,不能久放的曬乾,能久放地儲存,甚至由於野果過多,她還讓咕嚕挖了幾個石頭罈子和木桶,準備用來釀果酒。
麥冬沒釀過果酒,也沒見過別人釀,只在看小說時看到過主角們為了發家致富大釀葡萄酒,很多主角便是借釀酒賺了穿越的第一桶金。她當時比較感興趣,於是百度了一下,大致知道家庭自釀葡萄酒的過程,但紙上得來終覺淺,因為上製陶失敗的教訓,她再不敢自大,認為自己能憑著那點百度來的東西釀成果酒。所以從頭到尾都沒抱多大希望,只能在釀製的過程中小心再小心,希望能瞎貓撞上死耗子。
她只知道釀酒最好不用金屬器具,以及器具一定要密封,當然,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