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沒有資金,沒有外資,沒有門路,又怎麼將黑省的經濟抓上去。
這也是譚書記要找張大山的原因,張大山的突起,騰飛的成功,讓譚書記看到了曙光,雖然他用了幾年的時間,都沒想明白,為什麼張大山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民,卻會有這樣的本事,能在大冬天種出反季節蔬菜也就算了,畢竟大棚技術真的很不錯,可他不但能種,還種出味道這麼好的菜,養出味道更是比任何一個地方出來的家禽肉類更好吃,這讓他很是驚訝。
不過也沒有太多疑慮,只當是張大山真的有什麼秘方(其實有秘方這個謠言,早在幾年前就有人傳出來了),所以也沒很在意,當然,對於張大山是他管轄下的地方出來的,那麼就意味著是他的政績,他豈有不抓住的道理。
可眼見張大山的成功,就更加的顯示著那些要死不活的國企無能,這讓他很頭痛,所以,他才想找張大山談談,看看張大山有什麼見解,或者能不能幫到那些國企一些,雖說現在國企還不能私人化,但是黑省這個地方特例,實在的破產的企業太多了,所以中央下了檔案,允許黑省國企私人收購。(好吧,關於這些,全都是歪虛構的,所以,希望大家表介意,劇情需要嘛,嘿嘿)
就算張大山的資金沒有能力收購,那麼合作也是可以的,或者說,張大山要是能給些點子什麼的,那就更好了。(其實潭書記完全是真的病急亂投醫,張大山一個農民,就算菜種得再好,再有錢,他也不一定懂得企業管理化的東西)
可是譚書記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