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頁紙張,須指揮使大人署上名字。”說著令公孫先生拿出了另一張寫滿字的紙張。
指揮使不知包公是什麼意思,接過來紙張來一看,頓時臉色如土,不知所措。原來那張紙上寫的下正是他剛才所說的如何陷害柳縣令一家的經過。
他哆哆嗦嗦地捧著那張紙,問道:“包大人這是何意,你我已經約定為同盟,難道包大人信不過末將嗎?”
包公頓時勃然變色道:“好你個私吞賊贓、誣陷忠良的賊人,本官如何會同你這般刁鑽奸滑之徒為伍。”
指揮使見包公翻臉,情知上當,於是憤然說道:“原來是包大人你設下此計,故意引我上當。只是憑這一頁紙,你能將我如何?即使他日鬧上朝堂,我也可以說包大人你是信口雌黃,故意栽贓陷害。”
包大人說道:“那方才你所立送本官銀兩若干的字據,又當做何解釋?”
指揮使說道:“字據之上並未寫明我為什麼送你銀兩,我如果向皇上說是因為你答應幫我升官加職,即使我有行賄之罪,你亦難逃受賄之罰。”
包公見指揮使到了此時依然強辭爭辯,就說道:“看來本官如果不用這招請君入甕的計策,想要治你的罪,實非易事。天下人皆知本官為了斷案可以抗當朝太師,可斬兄長之子,你說送銀兩是為了讓本官幫你打通關節,助你升職,何其荒唐!試問天下有幾人相信?到此地步,你依然妄想逃出法網,不甘心低頭認罪,也罷,本官就讓你徹底死了這條心。”
包公說完,將手中酒杯向地上一摔,只見“嗆啷”一聲,酒杯碎裂成數塊,接著就見房間的窗子和門被同時開啟,房外站著高高低低,男男女女十幾個人。
包公說道:“剛才此賊子向本官所說之事,你眾人可曾聽得明白。”
眾人說道:“我等聽得一清二楚。”
包公說又向指揮使說道:“有如此眾多人證在,你還妄想抵賴嗎?你若簽下此供狀,可免皮肉之苦,你不籤此供狀,待本官使用大刑之後,一樣可以將你治罪。”
窗外不知什麼時候站了許多人,這其中有開封府的衙役,有青樓中的老鴇和女子,還有兩個人是開封城中的富戶。指揮使看此情景,知道自己這次再也無法抵賴,於是就哆嗦著手在供狀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原來指揮使和包大人在後堂交談這時,公孫先生就安排趙虎帶人到青樓中將柳菲煙帶來,並囑咐他最好再多帶幾個人回來,到時做為指揮使承認罪行時的人證。
趙虎到了青樓後,先找到了老鴇,讓她把柳菲煙找來,順便再多帶幾個姑娘一起過來。老鴇不知是什麼事,也不敢多問,就遵照趙虎的要求帶來了柳菲煙和幾個姑娘。
趙虎要老鴇帶著她們一起到開封府去,走出青樓之時,他又看到有兩個開封城中的富戶在那裡喝花酒,於是就一古腦地把那些人全帶了回來。
趁著在後堂中擺宴席、人來人往十分雜亂的時候,趙虎讓這些人全都躲在房外。因為擔心柳菲煙看到指揮使後情緒失控,趙虎特意把她安排到了別處。為了怕躲在房外的這些人出聲,尤其怕那些平日裡習慣了浪聲浪氣說話的青樓女子出聲,趙虎想把她們的嘴全都塞上,直到她們連連保證決不會出聲時,趙虎這才做罷。而跟著指揮使一起前來的那兩個親隨,早就被開封府的人用酒灌得不醒人事了。
此次指揮使順利伏法,雖然是公孫先生和包大人巧施妙計,但是也多虧了眾青樓女子和那兩個莫妙其妙被拉來做證明的富戶。
包大人吩咐獎賞給那些青樓女子每人一些銀子,並且告誡老鴇不得貪佔,任由她們自行使用。這些青樓女子開開心心地回去了,臨走時還對趙虎說下次再有這樣的事,一定要叫上她們。包大人又給兩個富戶每人發了一個“懲奸除惡,國之良民”的牌匾。那兩個富戶雖說被耽誤了一場花酒,但是逛妓院能逛出一塊“國之良民”的牌匾來,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
包公將此案原原本本地奏明瞭皇上,皇上看後十分震怒,立刻下令將指揮使斬首。龐太師收受奸人賄賂,皇上雖然不滿,但是他畢竟是自己的岳父,為了防止後院起火,皇帝並沒有深究,只是下令將他罰俸半年。
柳縣令一家平白遭此變故,其情可憫,皇上下旨將柳縣令官復原職,所抄家產如數奉還,另外把龐太師的半年俸祿,賞賜給柳菲煙,以表彰她為父伸冤的壯舉。
看到又一件大案瞭解,又一個被冤屈之人沉冤得雪,趙虎心裡覺得十分痛快。
第十七章 酒逢知己
柳菲煙為父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