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然能遇難成祥,說不得嫁個舉子,日後便是一品的誥命,也是大造化,何必死盯著皇家!”
說到這裡,林母深深地盯著王氏,淡淡地說道:“我老婆子雖然年紀大了,可是卻不是什麼糊塗人,你若是敢揹著我做出什麼糊塗事來,不要怪我老婆子不顧忌政兒寶玉的臉面!”
王氏趕緊點頭表示自個不敢,心中卻是不甘至極,正鬱悶的時候,就聽外頭有人傳話:“老太太,幾位姑娘來了!”
林母臉上露出了笑容:“叫她們進來吧!”
王氏趕緊掩飾臉上的痕跡,低頭道:“老太太,兒媳先告退了!”
王氏走的時候,跟黛玉三春湘雲正好打了個照面,雖說黛玉三春湘雲看著並沒有什麼異樣,但是她總覺得叫幾個小輩看到了自個的醜態,心中不由暗恨,連平常那個慈愛的神情都擠不出來,木然地走了。
☆、第54章
黛玉她們跟王氏打了個照面,自然瞧見了王氏有些狼狽的神色。不過之前王氏做的事情,幾個女孩子心中都有數,因此,都忖度著,是不是王氏想要找老太太求情,結果被拒了,臉面上難免有些掛不住。
其他人還好,畢竟跟王氏沒多少直接的利害干係,但是探春心裡就是一沉。
探春其實最是機敏不過,對於王氏的性子也頗有些瞭解,看著慈悲,最是睚眥必報的人物。王氏無法報復別人,但是卻能拿捏姨娘庶子庶女。探春可是聽趙姨娘抱怨過好幾次了,趙姨娘原本聽說王氏被罰吃齋唸佛,還沒個期限,還幸災樂禍呢,結果王氏轉頭就找了回來。
做主母的,讓小妾通房伺候本來也是正理,王氏自個要在佛堂禮佛,成天跪在那裡唸經撿佛豆佛米,弄得腿都腫了,每天都得讓伺候的丫鬟婆子幫著揉捏推拿活血,才不至於落下什麼病根來。她怎麼可能叫趙姨娘趁機佔了什麼便宜,回頭再生個庶出的子女出來給她添堵。
因此,如今也不嫌棄趙姨娘粗鄙了,直接就命趙姨娘跟著她一塊兒進佛堂伺候,也叫她跪在自個後頭,說是要多做一些功德云云。趙姨娘很快就叫苦不迭,這還是輕的,前些日子,趙姨娘剛磨著賈政說是賈環也年紀不小了,該啟蒙讀書了。
趙姨娘自然不是覺得什麼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實實在在是賈府裡頭,開始讀書之後,就有額外的好處,筆墨紙硯什麼的不必多說,每個月還能多出點月錢出來供買書本紙筆用,賈環年紀小,這些自然也就能落到趙姨娘手上了。
賈政也灰心與賈寶玉日後科舉無望,一瞧賈環倒是有上進心,自然應了下來,賈環年紀不大,去家學一時半會兒也湊不出伺候的人來,因此,也就是跟著賈政的一個清客,學著三百千。
趙姨娘不過是閒著沒事,跟那些丫頭婆子磨牙,炫耀賈環認識了多少字,結果回頭就叫王氏命賈環抄寫《心經》,《金剛經》等經文,說是要拿到佛前供奉。賈環才多大年紀,這會兒執筆還不穩當呢,叫他抄寫那些經書,這不是折騰人是什麼。抄寫佛經可不是什麼簡單的差事,有一點毛病,就是心不誠,哪怕明面上每日裡需要抄寫的不多,但是很多都要裁掉重來,那就很費力氣了。
賈環哪裡敢跟嫡母明面上放對,王氏說得冠冕堂皇,畢竟這是敬奉佛祖的大事,抄經還能識字練字呢,趙姨娘也是個糊塗的,想想也是,抄經反正用的是王氏這邊的紙筆,平白省了自個多少花用啊,賈環這邊多出來的紙筆,回頭在外頭賣了,也能賣不少錢呢!
探春跟趙姨娘賈環說起來感情實在是有限,她先是養在王氏那裡,年幼的時候,壓根不知道那個趙姨娘是自個生母,王氏也常在自個面前磕磣趙姨娘,她一日日只覺得這人可鄙可憎,後來知道之後,更是暗恨,自個怎麼就託生在了趙姨娘肚子裡頭,趙姨娘那邊沒鬧出一點笑話來,探春都覺得大家在笑話自己。
探春並不明白趙姨娘的生存之道,王氏可不是什麼大度的人,賈政明面上的姨娘就兩個,周姨娘如今差不多已經變成了透明人,當初她也是懷過孩子的人,結果七八個月了,成形的男胎就那麼沒了。
趙姨娘已經有了一子一女,若是不粗鄙,不叫人笑話,王氏哪裡容得下她,如今這般,總之大家都覺得趙姨娘就是草包蠢貨,王氏又需要一個小妾證明自個這個正妻賢惠大度,哪有像趙姨娘這樣的省事呢?畢竟,趙姨娘這種人都容得下,不正證明了王氏的大度嗎?
探春卻很難理解,或者說不願意去理解。她是絕對的利己主義者,賈環若是個出息的也就罷了,問題是,賈傢什麼時候輪到庶子出息過。探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