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主公,荀攸認為漢中是必須要救的,要麼抽調洛陽的兵卒去救漢中,要麼抽調雍涼二州的兵卒去救援漢中,至於人選,還是主公自斷為上!”
漢中主將的人選可是一件大事,荀攸可不敢輕易拿主意,這是犯忌諱的事。三國初期,荀氏家族和曹操關係還非常密切,無話不談的話,但自從曹操清洗了保皇黨,逼迫獻帝退位以後,荀彧就對曹操頗有怨言了。
曹操改國號為“魏”,李重改國號為“趙”已經很長時間了,作為保皇黨的中堅人物,荀彧心裡很不是滋味。
對於李重篡位,荀彧帶沒什麼好說的,通情達理的想一想,人家李重也沒吃過大漢俸祿,一出門就跟黃巾賊混到一起,不篡位才不正常呢?
可曹操出生於官宦人家,祖上還是漢初名將夏侯嬰,篡位就太不應該了。
…………
“嗯!”曹操點了點頭,問道:“公達認為需要多少援兵呢?”
荀攸毫不猶豫的答道:“如果主公想要給漢中留有一些反擊的力量,那麼至少要一萬到一萬五千援軍……如果只是固守漢中,我想有一萬精兵,應該就足夠了。”
對於這個答案,曹操並不是很mǎnyi,計算兵力還不需要荀攸動手,關鍵是如何調動兵卒,所以曹操皺眉道:“公達認為從那裡調兵為上呢?”
荀攸慢慢答道:“屬下認為,從雍涼二州,洛陽各抽調一半兵卒為上。”
曹操眉毛一挑,轉而向賈詡問道:“文和,你有什麼意見?”
對於荀攸的答案,曹操已經很失望了,誠然,荀攸沒說從益州調兵這個蠢主義(距離太遠),但從二地調兵支援漢中,無疑是一箇中規中矩的舉動。中規中矩沒有錯,錯就錯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還中規中矩,現在需要的是出奇制勝。
賈詡垂下頭,慢慢答道:“如今李子悔出兵百萬,兵分三路攻打我國,我軍只能苦苦支撐,並無還手之力。”
簡單的說了一下當前形勢,賈詡抬頭看了眾人一眼,這才接著低頭說道:“主公如果想要維持這種局面,只需要在洛陽派出援軍即可,洛陽調出一萬兵卒,還算不上傷筋動骨。但主公如果還想反攻的話,那麼只能在雍涼二州抽調兵卒了!”
曹操慢慢的點了點頭,接著問道:“文和認為哪個選擇更合適一些呢?”
賈詡猶豫半晌,這才低聲答道:“下策守,中策攻!”
“咦……”曹操眼睛一亮,奇道:“既然有了下策和中策,那上策是什麼?”
賈詡抬頭苦笑一聲,說道:“我們沒有上策,現在李重用的……以眾凌寡、大勢欺人才是上策!”
曹操聞言先是一愣,緊接著就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公達所言極是,以眾凌寡、大勢欺人才是上策啊!”
曹仁許褚等人也忍不住讚歎出聲,賈詡此言道盡兵法之妙,什麼水計火計離間計,都沒有兵多將廣有用。
待到眾人安靜下來,曹操這才向前一俯身,緊盯著賈詡問道:“文和剛才說李子悔兵分三路攻打我軍,那麼文和可能猜到,馬超馬孟起到哪裡去了?馬超有呂布之勇,項羽之謀,李子悔浪費馬超的軍事才能,讓馬超駐守後方吧!”
曹操這話有點誇張,馬超當然沒有呂那樣勇猛,也沒有項羽的軍事才能,但相比二人,馬超絕不相差太多。論到勇猛,馬超絕對是前三名之內,說到用兵,馬超能殺得曹操割須棄袍,也絕對不是運氣。
在歷史上,馬超表現的不出彩,是出於種種原因,被劉備刻意壓制而已。就算說劉備嫉妒,忌憚馬超也不為過。
賈詡輕輕一笑,說道:“李子悔雄才大略,其實劉備能相提並論的,而且李子悔也不怕被馬超的光彩壓過,如果賈詡沒有猜錯的話,馬超定然是深入草原,橫跨千里,偷襲雍涼二州去了。”
“好……”曹操撫掌笑道:“文和深知我心!”
帳中一片喧譁之聲,不得不說,這世界聰明人還是少數,除了賈詡、荀攸,就連曹仁等人都聽得冷汗淋漓,一直以來,他們都沒注意馬超消失在戰場這個問題,更沒想到馬超會千里橫行,穿越大草原去偷襲雍涼二州。如果換做是他們主持這場戰役,漏算掉了馬超這股部隊,估計早晚被李重玩殘了。
其實曹仁等人也有點妄自菲薄了,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們沒處在曹操那個位置,真考慮不了那麼多。
換句話說,就是天塌下來有高個的頂著,他們沒必要操那份心!
不過他們隨即就安下心來,既然曹操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