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
趙雲這樣全力發揮也是有理由的,對於武將來說,其實混戰並不怎麼危險,他們身上有精良的鎧甲保護,又有親兵護住身後的空間,藉助長兵器的優勢,斬殺十幾個,幾十個敵兵真不成問題。
特別是到了趙雲這個級別的武將,就算沒有騎兵護在身後,也能依靠遠超常人的感應力,反應速度來殺敵護身。
但騎兵衝陣真不一樣,這樣的戰場運氣因素有很大影響,唯一安全的方式就是先出手,先殺人,沒有還手能力的敵人才是最安全的。
趙雲和楊任的交鋒極為短暫,在這之後,趙雲的二百精騎也衝入陣中,揮舞著手中的鋼刀斬殺敵軍。
和張飛的一百零白燕趙騎兵一樣,趙雲的二百精騎也是自己手把手訓練出來的,模板就是當年的白馬義從,所有的騎兵都身披鐵甲,手持七尺鋼刀,背背彎弓,甚至有些人還帶著長槍殺敵。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二百精騎,這些人不但能在馬上近身搏擊,而且還能在馬上彎弓射箭,下放到基層,做個什長綽綽有餘。更主要的是這些人常年在一起作戰,配合的十分默契,進退有度,換位迅速,遇到不成陣勢的敵軍,以一當十不在話下。
不過趙雲不會把一手訓練出來的精銳騎兵當做炮灰使用,作為前鋒,他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殺出空擋來,造成敵軍的混亂,而不是和敵人拼命。當然,萬不得已的時候例外。
大規模的殺傷行動,是留給身後的大部隊來完成的,
二百騎兵將敵軍陣勢最為堅固,最為鋒利的地方衝破,直接讓楊任的軍陣再次陷入散亂之中,身後的騎兵山呼海嘯的淹沒過來,在河畔碾壓而過。
一盞茶的時間,觀戰的兵卒幾乎都要窒息了,他們眼中盡是耀眼的刀光,呼嘯的長槍,鐵流翻滾一樣的馬蹄,拋飛的兵刃,斬落的頭顱,貿然竄起的血光。
戰場像兩道洪流衝擊在一起,戰馬沉重的撞擊聲,兵刃的爆響,淒厲的喊殺聲,讓觀戰的兵卒耳朵都嗡嗡亂響。
狂風驟雨轉眼即逝,河灘上留下兩隊相背而立的騎兵。
一方戰馬低聲嘶鳴著,緩緩轉過身來,重新蠕動成一道整齊的隊伍。
另一方則只剩下數百散亂的騎兵,他們散落在河灘上,驚恐的望著身邊的戰友,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
“回來……馬上回來……”王雙急的高呼不已。
其實王雙到不是不想救援楊任,實在是時間來不及,王雙手下已經沒有騎兵了,匆忙組織一支步兵出戰去救援楊任,百分之九十要把步兵也搭在裡面。沒有嚴密的陣型,沒有準備好長槍大盾,步兵是擋不住騎兵衝擊的。
當然,王雙不敢出戰趙雲的騎兵,趙雲也同樣不敢衝擊王雙的大營。
別看趙雲來的猖狂,殺的威風八面,其實趙雲的騎兵也十分疲憊了。他們提前上岸,晝伏夜行,足足走了上百里路,雖然不是一點休息的時間也沒有,但也十分勞累了,別的不說,就是見到河裡漂浮的死屍,進行了一次十餘里遠的急行軍,就已經讓戰馬汗流浹背了。
此時此刻,王雙也終於明白過來了,趙雲肯定是提前過河,偷偷摸摸殺過來的,但是知道歸知道,王雙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別說王雙沒想到趙雲會忽然過河,就算想到了,王雙一樣沒辦法防備。
別忘了,趙雲不光可以提前渡河,還可以過了城固縣再行渡河,前去偷襲漢中。漢中和城固縣那個重要,不言而喻吧,王雙就算廣撒斥候,也不會派到城固縣下游的。
這不是王雙的智力問題,而是實力問題,沒有水軍,你就不能控制趙雲渡河偷襲。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被趙雲突襲了一次,王雙也有些後怕,他還真沒防備趙雲渡河偷襲漢中一事。所以王雙立即就放棄了固守河灘的想法,收兵回城。
其實王雙不光是不想固守河灘了,王雙連城固縣都不打算守了,相對比漢中的堅城高牆來說,城固縣的防禦力太低了,在這裡防守,消耗實力實在是不值得。所以王雙回到城固縣內,立即就組織軍隊收集糧草,連夜撤回漢中。
王雙撤的如此之快,也有點出乎趙雲的意料,所以王雙的撤退行動還算順利,別沒有被趙雲追擊。
只用了兩天時間,王雙就沿著官道,一兵未損的撤回漢城,王雙不但成功的撤回了漢中,還在俘虜的兵卒口中得到了另外一個訊息,就是趙雲渡河偷襲一事並不是趙雲主創,而是徐庶設計完成的。
“徐元直!”王雙坐在帥府,臉色陰沉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