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1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玻�懿儼拍艿絞殖隼炊願獨鈧亍�

曹操之所以不限拿劉備開刀,也是有原因的,三位霸主李重實力第一,曹操次之,劉備再次之,但是,這個差距並不是不可彌補,就連李重對劉備都沒有壓倒性優勢。

看一看現在曹操都有什麼能選擇的攻擊路線,第一,從成都出兵,攻打江州。

這條路線看似中規中矩,實際上也中規中矩,蜀道艱險崎嶇,根本不適合行軍打仗,曹操想要攻打江州可以,只有和劉備慢慢鏖戰一個方法,這必定是曠日持久的戰爭。當然,曹操也可以選擇偷襲江州,但是曹操真不敢這麼做。

劉備可不是劉璋這個軍事白痴,翻山越嶺,打江州一個湊手不及,看似十分美好,但卻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全軍覆沒。

就跟鄧艾偷襲陰平一樣,對付的事日漸衰弱的蜀國,昏庸無能的劉禪,真要是對諸葛亮和劉備,再借鄧艾兩個膽子,他也不敢冒險。實際上鄧艾能偷襲陰平也是依託在持久戰的基礎上,如果不是蜀國國力衰退,姜維也不可能放棄陰平軍營的,陰平本來是有軍營的。

就連曹操也是一樣,對付劉璋曹操敢於冒險,聽了張松、法孝的話就發兵入蜀了,這樣就是欺負劉璋,換做是劉備和李重,曹操一樣不敢千里突襲直取成都,萬一被切斷後路,就是關門打狗的結局了。

所以說攻打江州不是一個好選擇,除非大持久戰,但有李重在身後虎視眈眈,曹操不會傻到那地步。

對於曹操來說,第二個選擇就是出兵宛城,攻打新野,再渡江攻打襄陽。

但是,這個戰略也很難,出兵宛城攻打新野不難,難就難在攻打襄陽上,和李重一樣,曹操手下的水軍也沒什麼戰鬥力,甚至可以說,曹操手下就沒什麼水軍,攻打襄陽完全是個笑話,不能攻打襄陽,打下一個新野根本沒有一點意義。

第三個選擇最為實際,也最不實際,就是攻打許昌。曹操如果攻打江州和襄陽,李重不但不會阻止,還會樂見其成,可攻打許昌就不一樣了。風水輪流轉,李重可以讓許昌留在實力大減的劉備手裡,但絕對不會坐視許昌落到曹操手裡。

曹操如果攻打許昌,李重必定會出兵攻打洛陽的,這是一個連鎖反應。

有人會說,曹操非要這麼急打仗嗎?不會再等幾年嗎?說實話,曹操真等不起,不光曹操等不起,劉備也等不起,三人之中,靠時間對李重最有利。

原因很簡單,李重手中的地盤最大,恢復的時間越長,李重的實力就會越強。這是客觀原因,還有一個主觀原因就是年齡問題,曹操和劉備都比李重大很多,靠上十年二十年的,劉備和曹操都死了,李重還活著呢。

不光三個人的年齡差距大,三個人手下的將領也有年齡差距,太史慈、趙雲、周瑜、甘寧、魏延等人都年輕,而夏侯淵、夏侯惇、關羽、張飛等人年齡都比較大了,曹操和劉備無論如何都不會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這是一個極為愚蠢的選擇。

所以曹操必須要搶先出手,拿下虎牢關,才能安心攻打許昌等地。

也正是因為劉備暫時沒有威脅,曹操才能這麼快的調動兵力攻打虎牢,但很可以,曹操遇見了高順。不得不說,高順是駐守虎牢關的最佳人選,也只有高順這樣的人才能數年如一日的保持警惕,嚴密監視洛陽的動作。

除了作為先鋒的三萬大軍,曹操這次出兵虎牢還有七萬人的後續部隊,這也是曹操所能調動軍隊的最大數量了。

曹操打的也是速戰速決的心思,如果短時間內打不下虎牢,曹操立即就會撤兵而回的。

同樣,李重的心思也是一樣的,守住虎牢之後,李重立即就會反撲洛陽,在劉備還沒徹底敗亡之前,曹操和李重絕對不會過度消耗實力的。

就像赤壁大戰一樣,曹操和孫權一陣火拼,結果被大耳賊撿了偌大的便宜。

等到李重帶著五千騎兵趕到虎牢的時候,虎牢關已經是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城牆破損,到處都是煙熏火燎的痕跡,地上全是折斷的羽箭,破損的鎧甲,還有沒燒乾淨的雲梯,、投石機等物。

城內的傷兵隨處可見,呻吟哭喊之聲絡不絕耳。城外就是曹操的大營,十萬大軍聚集在狹窄的虎牢關外,軍營連綿十餘里,一眼望去,旌旗如海。

李重嘉獎了高順一番,立即召集眾人議事,商議如何堅持這幾天的時間,此時曹操的十萬大軍已經盡數開赴到虎牢關下,而李重手中只有兩萬餘兵卒,後續大軍還需要五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

兩萬軍隊守城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