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牙切齒的是袁術,他的心中十分不快,要封驃騎將軍也是要封我袁公路才是,到底誰是嫡子,誰是野種,董卓瞎了眼嗎?
……
眾諸侯各懷心思,沉默不語,卻急的李重眼睛冒火,恨不能起身搶過聖旨。
內侍見到眾諸侯猶豫不決,心中不快,尖聲道:“眾位卿家難道想要抗旨不成?”
內侍的話一下子提醒了眾人,現在不是揣摩聖旨的內容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害的時候,至少在明面,上大家還是要對大漢朝廷惟命是從的,就算明知道這聖旨是董卓的意思,你也要恭恭敬敬的接下,誰敢不尊,就是反抗大漢朝廷。
想到這裡,袁紹急忙恭聲道:“袁紹接旨……”
有了袁紹領頭,眾人連忙口稱接旨,傳旨的內侍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接過聖旨,不提袁紹安排酒宴款待傳旨的內侍,單說李重接過廣武令的印信,只覺得兩腳發軟,身在雲端,都不知自己是怎麼回到帳中的。
管亥和太史慈看到李重晃晃悠悠的回到帳中,抽了抽鼻子,也沒聞到什麼酒氣,十分驚奇。
廖化急忙問道:“李大哥,到底出了什麼事?”
李重儘量壓低聲音,一陣狂笑,從懷裡拿出印信,獻寶一樣在廖化眼前晃了晃。
“咦!”太史慈見過朝廷的印信,伸手搶了過來,仔細一看,眉開眼笑的說道:“子悔終於當上朝廷命官了。”
“這是朝廷的印信?哇哈哈……”廖化眼睛頓時冒出綠光。
“要淡定、淡定……”李重閉上眼睛,心裡默唸了十幾遍,這才睜開眼睛。
廖化從太史慈手裡拿過印信,翻來覆去的看著,由自不信的問道:“李大哥,拿著這東西去廣武,你就是縣令了,全縣的人都要聽你的了?”
太史慈微笑道:“也不盡然,如今天下大亂,朝廷的印信只能叫子悔名正言順的入主廣武罷了。”
廖化狂笑道:“那怕什麼,咱們有朝廷的印信,還有人馬,入主廣武名正言順,誰要是膽敢阻撓,殺了就是了。”
太史慈呵呵一笑,對廖化的話不置可否,在這亂世上沒什麼道理可言的。
得到了官職,可以說李重爭霸天下的大計已經完成了第一步,這讓李重很是興奮,讓太史慈去軍需官那裡要了些酒肉,回來慶賀一下,李重讓太史慈去取酒肉是有原因的,箭傷張遼、箭傷呂布,現在太史慈可是聯軍之中的紅人,要不是太史慈一再推辭,袁紹早就給太史慈封官了,軍需官哪敢得罪。
要是換了廖化,不被痛罵回來才怪。
酒過三巡,李重忽然問道:“子義,你如今在聯軍之中聲名顯赫,不知你今後有何打算,是跟我前去廣武,還是留在袁紹、曹操身邊?”
太史慈呵呵一笑,問道:“子悔要是太史慈會當如何?”
李重苦笑一聲,答道:“子義不同元儉、伯文(管亥),你的身世清白,我要是你,就留在聯軍之中……”
“哈哈……”太史慈一陣大笑,指著李重說道:“子悔言不由衷……言不由衷……不過我太史慈就喜歡白手起家,非要和你去廣武不可。”
李重感激的看了太史慈,抱拳說道:“多謝子義相助!”
太史慈正色道:“如今子悔已經拿到朝廷印信,我看應該早日脫離聯軍,前去廣武招兵買馬才是上策。”
李重沉思一下,搖頭說道:“不行,我還有一件大事要做。”
第三十一章 傳國玉璽試人心
更新時間:2012…06…20
“什麼大事?”太史慈和廖化異口同聲的問道。
李重苦笑一聲,他真不知道怎麼回答才是,接下來的事情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董卓燒了洛陽,挾持天子、百官遷都長安,孫堅得到玉璽,曹操獨自追擊未果,被徐榮伏擊,慘敗而歸。
這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李重想要做的就是,在徐榮伏擊曹操的時候,落井下石,提前剷除這個大敵。
但李重卻有點說不出口,自己吃曹操的,住曹操的,又利用曹操得到了官職,在即還要暗算曹操,是不是有點忘恩負義了?
“哎!”李重嘆了口氣,說道:“我還不確定,等等再說吧。”
太史慈也不追問,舉起酒杯說道:“不管怎麼說,子悔總算拿到了官職,當浮一大白。”說罷,太史慈仰頭一飲而盡。
廖化也附和道:“今天這麼高興,不提它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