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袁紹激怒的是,董卓在失敗後,拉攏孫堅未果,竟然將袁家在洛陽的五十餘口人全部斬首示眾,氣的袁紹口吐鮮血,悲憤交加,發誓要將董卓千刀萬剮。
聯營紮在虎牢關下,連綿數里,聲勢連天,袁紹氣急之下,下令連夜打造攻城器械,虎牢關告急,洛陽的董卓得到訊息大為驚恐,慌忙召集文武,商討對策。
其實按照董卓的意思,一把火燒了洛陽,回到長安才好,董卓的兵力雖有十餘萬人,但大部分駐紮在長安附近,正和白波軍大戰,帶到洛陽的只有五萬人,在兵力上,董卓處於絕對的劣勢。
但是有人反對,那就是剛剛投降董卓的呂布,呂布此人極其自傲,在他看來,關東兵馬都是土雞瓦狗,再多也擋不住自己的幷州鐵騎,於是極力請戰。
董卓本不打算同意,但轉念一想,呂布剛投降自己,其人桀驁不馴,而且手下兵馬眾多,藉著關東諸雄之手消耗一下呂布的實力也好,省的呂布勢力過大,不好壓制,於是便上點頭同意下來。
呂布帶著張遼、高順、魏續、臧霸四員大將,及本部二萬鐵騎,星夜趕往虎牢關,拉開了虎牢關大戰的序幕。
第二十一章 張遼斬將
更新時間:2012…06…15
呂布進駐虎牢關,第二天便要和關東諸雄一決雌雄,張遼勸道:“殺雞焉用牛刀,張遼出戰足以。”
呂布知道張遼武藝非凡,於是便答應下來。
第二天一早,沒等袁紹攻城,張遼便帶領五百鐵騎出關迎敵,站在營前叫陣。
袁紹等人來到陣前,向左右問道:“叫陣的武將是什麼人?”
手下人答道:“說是雁門人,叫張遼、張文遠。”
李重在旁邊聽得真切,不由得一愣,難道張遼這是扮演華雄的角色嗎?
“無名小卒!”袁紹冷笑道:“何人敢斬張遼?”
話音一落,就聽到有人喊道:“看我俞涉前去取他性命。”
看到俞涉縱馬直奔張遼,李重衝著太史慈低聲說道:“張遼張文遠武藝非凡,俞涉必死無疑。”
太史慈奇怪的問道:“子悔認識張遼?”
叫你多嘴!李重暗罵自己一句,口中胡亂說道:“我和張遼見過一面,我們都是幷州人士嘛。”
太史慈不再多問,其實他對李重的話並不太相信,他倒認為李重會一些相面的法術,要知道在漢朝,相人之術非常流行。
張遼身穿鐵甲,頭戴銅盔,手中倒提著一柄鋼刀,端坐在馬上巍然不動。
俞涉縱馬飛奔到張遼面前,大聲喝道:“俞涉在此,張遼受死。”
張遼忽然一聲冷喝,胯下的戰馬猛的向前一竄,和俞涉交錯而過。與此同時,張遼橫刀砍向俞涉的腰間,俞涉連忙將長槍豎在身前,向外一架。
匹練一樣的刀光猛的撞在俞涉的槍桿上,像激盪的瀑布撞到岩石上一樣,猛的一個轉折,和俞涉擦身而過。張遼的戰馬竄出數丈之後,忽然人立而起,憑空打了個轉,竟然抹過身來,再次衝向俞涉。
此時俞涉還沒在剛才巨大的撞擊中恢復過來,槍桿仍然嗡嗡作響,竟然沒有發現張遼已經到了自己身後。
張遼的戰馬像狂風一樣在俞涉身邊掠過,捲起滿天的積雪,一抹刀光在雪花中一閃即逝,張遼的戰馬由於慣性,“踏踏”的跑了數十步這才站立下來。
調轉馬頭,張遼隨手將長刀插到雪地上,蹭掉上面的血跡,而他的眼神像刀鋒一樣盯著俞涉,嘴角扯出一道冷酷的弧線。
俞涉在馬上忽然一震,眼神渙散下來,身軀晃了幾晃,一頭栽倒馬下,脖頸處殷紅的鮮血頃刻間就將積雪浸透,俞涉……戰死!
關東諸侯頓時驚住了,一時間鴉雀無聲,他們不知道是俞涉是自不量力,還是張遼太過悍勇。但沒人注意到,張遼帶出的500鐵騎竟然也默不作聲,就好像張遼斬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韓馥是不信張遼武藝高強,想要出下風頭,壓下眾諸侯,於是說道:“吾有上將潘鳳,可斬張遼。”
潘鳳聞言,應了一聲,提起大斧,縱馬直取張遼。
張遼看到潘鳳衝向自己,提起長刀,默不作聲的迎了上去,由於自己一方的戰將戰死,潘鳳心中十分惱怒,也不通名,掄起大斧當頭劈下。
張遼舉起長刀向外一磕,但張遼並沒有和潘鳳硬碰硬的打算,而是劃出一道圓弧,卸去大斧的力量。要知道除了大錘,無論什麼兵器都不能和大斧硬碰,一不小心就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