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呂布此時也被圍攻的有些火大,這主要是呂布不習慣步戰,殺起人來總覺得差上一點,沒有暢快淋漓的感覺。

所以看到張遼帶兵前來,呂布立即大喝道:“文遠,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張遼答應一聲,大聲喝道:“將軍有令,全部殺光,不留活口。”

但呂布和張遼二人卻沒有發現王允的臉色有些陰沉,王允心中十分不悅,他自認為此次誅殺董卓,應該是以自己為首,發號施令的人應該是自己才對,呂布……哼哼!那就是個打手而已,竟敢越俎代庖真是……真是無禮!

思索間,張遼等人已經將五百虎賁殺的血流成河,伏屍遍地,宮門前漢白玉的臺階都被染成赤紅色,嚇得不少沒見過鮮血的宮廷侍衛臉色蒼白,渾身發抖,王允看在眼裡,眉頭一皺。

王允此人對漢室朝廷確實忠心,也有些本領,但就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權利慾望太濃,他自幼別被人稱為“王佐之才”久而久之,就覺得自己才是天下第一人物,堪比呂尚張良,總想把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這點和大多數權臣差不多,可是王允忘了,在這亂世之中,什麼聲望都是假的,手下有兵有將才是實力。

不多時,張遼帶人將董卓的五百虎賁軍斬盡殺絕,將屍首抬帶外面掩埋,王允的臉上這才露出笑容,現在大功告成,自己只等著青史留名了。

將死屍收拾乾淨,王允、呂布進宮見駕,劉協現在才十餘歲,正是崇拜英雄的年齡,見到呂布長的高大英武,心中十分高興,當即進封呂布為溫侯,假節,議比三司,統領京師兵馬(也就呂布自己的幾千人)呂布大喜,急忙跪拜叩頭,高呼萬歲。

說實話,這一刻呂布真有給漢獻帝賣命的心思了。

《三國演義》對呂布的評價過於主觀,其實呂布這個人的野心不大,而且也並不是張飛所罵的三性家奴。呂殺丁原,殺董卓都是由皇帝的詔書的,可以說是奉命行事。

論功行賞完畢,開始商議如何處理董卓,劉協對董卓怨念極深,當即下令,董氏一族,無論老少、男女,滿門抄斬,董卓暴屍三日。注意,對董卓的處理是暴屍三日,這主要是劉協還沒考慮靠好怎麼鞭屍,而不是暴屍三日就算受刑完畢了。

一代梟雄董卓死後還不得安寧,實在是……無法用言語表述。

看看歷史對董卓的評價,《三國志》中描寫董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鴺之隙必報,人不自保。

其實有些過了,首先要說一句,古代著書的都是儒生,士大夫,這些人董卓自然是十分痛恨。因為董卓執法極其嚴酷,算的上違法必究,但在事實上,貧民百姓敢犯法嗎?能活著就不錯了,敢無視律法的就是這些官員、士大夫,所以董卓懲罰的多是這些士大夫。

再看都董卓功績的描寫:吳書曰:郡召卓為吏,使監領盜賊。胡嚐出鈔,多虜民人,涼州刺史成就闢卓為從事,使領兵騎討捕,大破之,斬獲千計。幷州刺史段熲薦卓公府,闢為掾。

英雄記曰:卓數討羌、胡,前後百餘戰。

可見董卓駐守西涼還是頗有功績的,當然咱也不是為了給董卓平反,事實上董卓這人確實不是好人,可本人只是認為史書上的東西不可全信而已。

士大夫說董卓伏誅,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拍手稱賀,這裡僅對士大夫的言辭表示懷疑而已,就像後世某朝,主流媒體宣傳油價上漲,人民群眾表示全無壓力。

《後漢書》中更是記載了東漢的民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簡單的懷疑一下,東漢的老百姓文化水平真高。

董卓一死,屍體被扔到街道上暴曬,到了夜晚,守屍吏把點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臍眼中,點起天燈,藉此照明。因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達曙,如是積日”。

接下來就是剷除董卓的黨羽,第一個倒黴的就是李儒,李儒此人心狠手辣,毒殺少帝就是他親自動的手,在朝廷的必殺名單上,李儒毫無懸念的排名第一。

第六十七章 王允的昏招

更新時間:2012…07…13

不過李儒此人狡猾如狐,見到事情不妙,喬裝而逃,抓捕李儒的兵卒只能無功而返。

李儒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就是李傕。李傕此人是董卓的頭號心腹大將,有勇有謀,統領三萬飛熊軍(董卓最精銳的部隊)。

當時董卓軍中李傕的地位在牛輔,董旻之下,但前面的兩個人都死在長安,於是李傕就成了涼州系軍閥中實力最雄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