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頓晚飯,這才回到房中休息。
光陰似箭,轉眼間到了九月麥熟之際,李重和眾人商議之後,決定出兵攻打馬邑,搶收軍糧。
這一次李重依舊帶領三千五百人的軍隊,兵分兩路。一路由李重親自率領,三千人攻打馬邑,另一路則由太史慈統領,切斷陰館的援軍,這是太史慈的老本行了,太史慈做得輕車熟路。
秋高氣爽,行軍十分愜意,不到三天,李重就到了馬邑境內。此時斥候前來相報,馬邑縣令領兵一千前來應戰,李重急忙停下腳步,叫全軍戒備。
李重所在之地十分荒涼寬闊,正適合兩軍交戰,李重兵力佔優,於是排出了一個極具攻擊力的陣勢,兩翼張開,各一百騎兵壓陣,分別由廖化和蔣欽帶領,中軍兩千人,全都是步兵。
這是一個類似鶴翼陣的陣勢,只要兩軍交戰,廖化和蔣欽就會帶領騎兵衝擊敵軍的後陣,然後兩翼合圍,全殲敵軍。
當然這只是李重一廂情願的想法,具體情況還要開戰才能看得出來。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馬邑縣令帶領著一千兵卒前來應戰,李重站在高處望去,卻見到馬邑守軍步履躊躇,心中十分得意,心道:我看你們還怎麼死守。
馬邑的守軍確實不想出來應戰,但卻沒有辦法,他們真要是躲在城牆後面死守不出,李重割完麥子,都有調頭就走的可能,這年頭只要有糧食不怕吸引不來流民。而且李重把糧食都搶走了,馬邑的百姓吃什麼,喝西北風嗎?
雙方列開陣勢,馬邑縣令策馬來到陣前,說了一大堆廢話,無非就是上次的的事情純屬誤會,都是楊醜挑撥離間等等,不過馬邑縣令還是表達了歉意,表示如果李重願意退兵的話,馬邑縣願意出糧食五千石,來化解這段恩怨。
李重細細盤算了一下,忽然覺得這個辦法不錯,白得五千石糧食,不過李重卻不能留下後患,想到這裡,李重當即提出條件,撤軍不是不行,但馬邑縣令必須再派出五百軍隊隨同李重攻打陰館。
這五百不光是投名狀,還是人質,只要有這五百人在手,馬邑縣令就算有什麼想法也要掂量一下。
此時的馬邑縣令卻是進退兩難,答應了李重的條件,那就必定會和楊醜翻臉,不答應李重的條件,馬上就會兵戎相見,看看李重的軍容,馬邑縣令心中哀嘆不已。
第七十二章 轉攻陰館
更新時間:2012…07…16
馬邑縣令無奈之下,只能和副手商議如何行事,馬邑縣令的副手是個粗人,平時只知道聽令行事,只不過為人愚忠,所以馬邑縣令才選他作為副手,統領軍隊,其實問他就是急病亂投醫。不過今天副手確實說出了一個極其簡單的道理:楊醜不是還遠著呢,先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吧!
馬邑縣令一想也是,就先投降了李重吧,萬一李重打輸了,大不了再投降楊醜。
只是馬邑縣令還是覺得面子上有點過不去,這大張旗鼓的前來應戰,一箭沒放就投降了,有點說不過去啊。
怎麼辦呢?有了!馬邑縣令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大聲喝道:“讓我們投降可以,但我有個條件,必須擊敗我的副將。”
李重聞言大喜,急忙衝著周泰說道:“幼平,就看你的了。”
周泰舔舔嘴唇,抱拳說道:“主公放心,末將定然將敵將的人頭奉上。”
“不行……”李重大驚,急忙說道:“幼平,此次出戰、戰敗敵將即可,千萬不要傷了敵將性命。”
李重在這裡叮囑周泰手下留情,殊不知馬邑縣令也同樣在叮囑手下的副將,只許輸、不許贏,裝裝樣子即可,打上幾招就可以了,想了想,又加了幾句臺詞。
周泰和馬邑縣令的副將提馬來到戰場中心,相互透過姓名,就假惺惺的戰到一處,
李重看的一捂眼睛,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只見周泰怒目圓睜,高舉手中大刀,一副要將敵將劈成兩半的樣子,而馬邑縣令的副將手持長槍,橫眉怒目,一看就是要將周泰捅成馬蜂窩。
然而雙方的下一個動作卻叫眾人驚掉一地眼球,周泰大刀下劈,勢若清風,沒錯,就是勢若清風,李重甚至懷疑這一刀連根草棍都砍不斷,事實證明李重的判斷是對的,馬邑縣令的副將長槍向上一架,真就跟舉著一根草棍沒什麼兩樣。
刀槍相交,連一絲聲響都沒發出,二人對視一眼,慢悠悠的戰到一處。
“都是好演員啊!”李重看著兩個人的慢動作,心中讚歎不已,只想大喊一聲:“卡!”
雙方戰了大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