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緩緩後退,不要慌亂,再叫步兵取盛水之物,保護糧草。”
“遵命!”傳令的兵丁領命下去了,李傕這才有氣無力的躺到榻上。
全軍主將受傷,自然是大事,郭汜等將領帶著郎中來給李傕診治,隨行的郎中是個花白鬍須的老者,只見他坐在李傕旁邊,伸手搭住李傕的脈門,閉上眼睛,細細沉思起來。
過了好一會,老郎中才睜開雙眼。
郭汜急忙問道:“快說,李將軍傷勢如何?”
老郎中沉吟良久才緩緩說道:“將軍的傷勢並無大礙……咦……但需要好好調養一段時間,否則後果難料,或許會留下沉疾也未可知。”
“知道了,還不快點給將軍煎藥去!”郭汜極不耐煩的揮手叫道。
老郎中這才把手掌從李傕的手腕上拿開,起身匆匆去了,郭汜這才接著說道:“將軍,我看還是讓大軍休息幾日吧,正好等到大火熄滅,追殺呂布也不急於一時,也好讓將軍好好調養一下身體。”
李傕淡淡的嘆了口氣,隨即閉上眼睛休息。
郭汜又交代了一下好好照顧李傕,這才領著眾將出去安排軍營事宜,賈詡落到最後,臨出大帳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李傕,似乎想到了什麼,眼中光芒一閃。
李傕軍開始有條不紊的貯備清水,清空大營周圍的樹木,以免大火蔓延到營中。
賈詡漫無目的的四處走著,來到大營邊緣,手扶拒馬,忽然苦笑了一聲,低聲自語:“李傕,不如董卓多矣!”
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諸葛亮、司馬懿、郭嘉、周瑜各個聲名顯赫,但賈詡的卻絕對不遜於上面任何一人,賈詡名聲不如諸葛亮等人顯赫的主要原因,就是賈詡行事十分低調,一般來說,只有到保命的時候,賈詡才會出些壞主意。
但賈詡的主意幾乎都很毒辣,所以有人稱賈詡為毒士。
上面這些頂級謀士中,要論到對人心的揣摩,賈詡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李傕那點心思能瞞過郭汜等人,卻瞞不過賈詡。
李傕的秘密很簡單,那就是詐傷。呂布確實用弓箭射傷了李傕,但李傕的傷勢絕對沒有看上去那麼嚴重,老郎中也說了,傷勢並無大礙,只是需要好好調養一下,但說完這句話,老郎中卻感到李傕的手腕一震,急忙改口說的嚴重一些。
這很正常,醫生在給貴人診治的時候,都願意說的保守一點,省的出了差池,連累到自己身上。
就像小說、戲文中常常描寫,古代的皇帝、妃子什麼的生病了,皇宮的御醫束手無策,最後找了一個民間的醫生,三下五除二就將皇帝治好了,最後等到封賞無數,一舉成名。
事實上這種情況確實有,御醫有的時候並不是水平低下,而是他們診治保守,不敢下重藥,生怕揹負責任,而民間醫生則不同,這些人不清楚皇宮內的彎彎繞,愣頭青一個,也敢下手,運氣好一些,手到病除不在話下。
老郎中求穩,李傕自然可以接著詐傷了,他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不想和呂布拼命,想要儲存實力而已。
李傕有這種想法很正常,畢竟西涼軍不是他一個人說的算,郭汜、張濟、樊稠都與自己的部隊,李傕掌握話語權只是因為他手下的兵馬多些,但還不能絕對壓制其他三人,借呂布的手消耗一下三人的實力,這很正常,只是顯得不夠大氣。
賈詡就是覺得李傕不夠大氣,不能成大事,才嘆息出聲的,在他的心目中,張濟都要比李傕強上一些。
不提李傕在這裡耽擱時間,呂布領著剩餘的鐵騎緩緩而退,日行不過二十里,但過了兩天,卻依然沒見到李傕追來。呂布心中十分奇怪,但也顧不得多想,按照路程計算,張遼等人應該到長安了,自己應該加速行軍了。
騎兵的速度極快,不到一日,呂布就趕到長安城下,繞過正在攻城的西涼軍,呂布進入城中。
還沒等呂布休息一下,宮中的內侍便來傳旨,宣呂布覲見。呂布來不及吃飯,急忙換過衣衫,入宮去見劉協。
跟著引路的太監走了一會,呂布忽然發現這條路並不是通往大殿的路徑,而是奔著後宮而行,急忙相問緣由。
引路的太監笑道:“溫侯不知,這次是筆下要單獨接見溫侯。”
“哦……”呂布雖然心中疑惑,按照平時的習慣,一旦有事,應該是在大殿之中,王允主持商議才對,不知道劉協這次想和自己說些什麼,呂布思索之間,已經到了劉協的寢室,引路的太監叫呂布稍等片刻,前去通稟。
片刻之後,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