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1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所以徐晃也沒有死守滎陽,而是出城和魏延大戰了一場。兵力上魏延佔優,但在經驗上魏延卻照徐晃差了許多,再加上徐晃的軍隊以逸待勞,一場大戰下來,雙方傷亡所差無幾。

一場試探下來之後,徐晃立即撤兵虎牢,而魏延也無力追擊徐晃,只能留在滎陽等臨床的大軍到來。

從小黃縣出發,過滎陽到虎牢,李重一共用了十天的時間,現在已經是建安八年六月二十四了。

必須要說明的是,李重出兵的時間是經過嚴密計算的,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糧草。陳留一帶沃野千里,糧產豐富,李重必須要收割陳留附近的野谷。不然的話,剛經歷過一場嚴重災荒的李重根本負擔不起十餘萬軍隊(七萬是軍隊的數量,不包括民夫)的消耗。

野谷不光可以作為軍糧使用,還可以當作誘敵出城的物資,李重缺糧,曹cāo也缺糧。

所以李重才會在六月出兵,趕在野谷沒有成熟之前動手。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重到了虎牢之後,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陳兵虎牢關外,將曹cāo的軍隊堵住,派出民夫四處收割野谷,以充軍糧。

曹cāo立即按捺不住了,見到李重兵力和自己相差無幾,立即打算出兵和李重野戰一場。這不是曹cāo沒有耐心,李重這一手太欺負人了,就跟搶2劫還要受害者請吃飯一樣。曹cāo也是一代梟雄,無論輸贏也咽不下這口氣啊。

八千軍隊在虎牢關下佈下陣勢,壓向李重的大營。

而李重也不願意放棄和曹cāo打消耗戰的機會,立即派出八千兵卒迎戰曹cāo。這不是說李重非要和曹cāo鬥氣,你出多少兵卒我也出多少兵卒,李重也想用優勢兵力和曹cāo交戰,關鍵是人家曹cāo不同意啊。

李重當然不會自己指揮軍隊了,他知道自己趕不上曹cāo,真正指揮軍隊的是周瑜而已。

曹cāo和周瑜都是軍事名家,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對不會布出什麼奇怪的陣型,軍隊的配比上放幾乎都是一樣的,六千步兵居中,前方刀盾長槍,後方弓箭硬弩,兩翼各有一千騎兵護衛。

見到李重出營迎戰,曹cāo立即止住軍隊前進的步伐。

“轟……轟……轟……”兵卒的腳步聲沉悶而又整齊,就像戰鼓聲一樣壓迫人心,轉眼間兩軍就接近到一百步的距離。

隨著周瑜和曹cāo的命令,弓箭手拉動弓弦,一排排羽箭斜指天空,閃爍著幽冷的光芒。

羽箭相互穿梭,shè入對方的軍陣之中,噗噗作響,曹cāo和周瑜的對戰正式拉開序幕。

對於曹cāo和周瑜來說,這場小型戰爭至關重要,所以兩個人都竭盡心力的指揮戰鬥,生怕出現一絲錯誤。但對於旁觀的眾將來說,這卻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曹cāo和周瑜的指揮藝術在這個年代絕對數一數二。

八千軍隊簡直被周瑜和曹cāo擰成一股繩,活像一個武林高手,攻守轉換之時毫不拖泥帶水,一擊即退,不留破綻。但是這樣一來,兵卒幾乎都沒有落單的,都在有軍的保護之下,基本上死不了幾個人。

這樣的交戰無疑是漫長的,一開始還好,眾人還都看得津津有味,但半個時辰過去了,雙方依舊傷亡無幾,眾人都有些昏昏yu睡了。

然而在這時,周瑜和曹cāo的指揮都開始出現破綻了,兵卒的傷亡數量驟增。

這不是曹cāo和周瑜的指揮到極限了,而是雙方兵卒體力下降的原因,半個時辰的廝殺,已經到了兵卒的體力極限。兵卒的動作跟不上了,雙方的指揮自然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誤。

所以雙方個有上百兵卒脫離的大部隊,落到對方的刀鋒之下。軍陣對落單的兵卒是砍殺是碾壓xing的,也就在一眨眼的時間,沙場上就多出了數百具殘缺不堪的屍體,血腥之氣頓時濃郁起來。

在場眾將頓時jing神一振,曹cāo和周瑜卻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戰局又陷入平淡之中。

一個時辰過去了,戰鼓聲都沉寂了下去,兵卒的喊殺聲也都軟弱無力,刀子砍到人身上都砍不死人,兵卒更是隻見傷,不見死。

自古大戰無名局,真要是一方以友摧枯拉朽的優勢擊敗一方,就不是曹cāo和周瑜之間的鬥法了。

又過了半個時辰,曹cāo和周瑜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收兵罷戰。雙方的步兵在騎兵的掩護之下,慢慢退到弓弩shè程之外,迴轉大營。

回到大營之中,曹cāo和曹cāo立即開始研究戰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