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還有老狐狸李儒出謀劃策,河內的水軍呼應,高順穩守虎牢不成問題。
李重這次來支援趙雲只帶了五千兵卒,不是李重不想多派援軍,實在是還沒把各方軍隊整合完畢呢,想要大規模的調動軍隊支援趙雲,李重最少還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準備。
李重這邊運籌帷幄,河對岸的劉備也正積極救援黃忠。
還沒等李重推測劉備救援黃忠的方式,就有人主動上門了,這次來的人還是魏文帝曹丕。
曹丕也是個自來熟的脾氣,一見到李重就口稱叔父,表現的十分親熱。
對於曹丕的表現李重很是唏噓,李重很清楚曹丕為什麼三番五次的來當使者,再怎麼說這個舉動也有些冒險,不是一個世子的所作所為。
原因很簡單,就是兩個字:爭位!
曹操不比李重,曹操在年齒上要比李重大得多,現在已經年近五十了,對於古代人來說,知天命也就和歸天差不多了,程昱那樣的老不死的畢竟少見。
那麼誰來接替曹操的王位就是一個問題了,曹丕是長子,確實佔據主動。但戰爭年代可不是這樣,誰能爭到王位還要靠個人的手段。而一般來說,老王爺也不會太過干涉這種舉動,畢竟這也能考驗繼承者的能力。
誰也不希望自己的位置由一個廢物繼承吧!那和自毀基業沒什麼區別。看看劉表吧,就因為劉琦懦弱,能力低下,才被人雀佔鳩巢的。導致偌大的家業盡數落到大耳賊手中,這讓劉表情何以堪。
幫劉琦換做是孫策,劉備就算再有能力也無計可施,坐地戶的人脈不是外來者可以比擬的。
甚至,一個暫住證的問題就能把劉備攆出荊州。
曹操有四個兒子,長子曹丕表字子桓,次子曹彰表字子文,三子曹植表字子建,四子曹衝表字倉舒。
四個兒子之中,曹丕是長子,佔據的是名義上的優勢。
曹彰就不用說了,自幼從軍,武略出眾,更和夏侯淵、夏侯惇、曹仁等軍中將領交好,毫無疑問,一旦曹彰和曹丕爭位,這些將領一定會站在曹彰這一方面的。
這都不全是私心的問題,軍閥割據的時候,大位繼承者的軍事才能是很重要的。
曹植也有優勢,文傳千古的七步詩不是找槍手代言的,所以文采出眾的曹植很得士族階層另眼看待,大多數文官都和曹植交好。毫無疑問,一旦曹植和曹丕爭位,這些將領一定會站在曹植這一方面的。
曹操最小的兒子就是曹衝了,此子年方九歲,但已經鋒芒畢露了。小學時候都學過曹衝稱象的課文吧,說的就是這個神童。史料上也曾記載: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有人對曹衝稱象的典故有異議,比如說陳寅恪先生,但本,蜘蛛採用一種說法而已。但毫無疑問,曹操對曹衝的喜愛是無容置疑的,曹操甚至為曹衝舉辦過陰婚: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則流涕;為聘甄氏亡女與合葬;贈騎都尉印綬;命宛侯據子琮奉衝後。)
按理說曹衝對曹丕的威脅最小,文成武將都被曹彰和曹植分了嘛!但實際上,就數曹衝最能威脅曹丕的位置。
至於理由嗎?一個理由就夠了,曹衝深得曹操喜愛,已經不止一次和群臣透露出讓曹衝繼位的話語了。
只要曹操還活著,就沒人敢反對曹操的話,按照年齡計算的話,曹衝成年之後,曹操應該還有精力扶持曹衝幾年的。
文臣也沒了,武將也沒了,曹丕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外援了。當然這不是說曹丕有賣國的意思,有些時候,和敵對勢力的關係也能影響繼位的,雖然影響較小而已,但曹丕不是沒別的辦法了嗎。
李重想到曹操的四個兒子,不免有些神情恍惚,這讓曹丕有些疑惑,不明白李重為何有神飛天外的架勢。
所以曹丕只能乾咳一聲,低聲問道:“李叔父……”
李重一驚,終於收回自己的思緒,感嘆了一句:“幸福的煩惱啊!”
曹丕奇道:“叔父,何為幸福的煩惱?”
李重笑而不答,何為幸福的煩惱?這還不簡單,難道李重還能說:我羨慕你老爹的床上功夫,日出來四個兒子,還都各有可取之處。而我李重辛辛苦苦耕耘了數年之久,結果收穫慘淡嗎?
實話實說,人家曹操的四個兒子都很有能力,都能接替曹操的王位,李重就是不羨慕也不行。
生子當如孫仲謀,呸!生子當如曹丕四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