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可現在李重忽然爆料蔡文姬和蔡瑁有聯絡,這個訊息炸的周瑜暈暈乎乎的,周瑜常年和蔡瑁交戰,很清楚蔡家在荊州的勢力有多大。可以這麼說,蔡家在荊州的勢力不亞於現在的孫家。
好大的佈局啊!周瑜猛然明白過來李重的佈局,這簡直就是在劉備的身後插了一把明晃晃的刀子!更可怕的是,劉備就算明白蔡瑁和李重暗通曲款都沒辦法,除非他能光明正大的擊敗李重,不然的話,劉備根本不敢動蔡瑁分毫。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如果劉備真的敢對蔡瑁下手,魚死網破的蔡瑁能在荊州掀起多大的風浪?這個誰也說不清,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到那時候,李重和曹操一定會藉機吞併江南之地,劉備就是有三頭六臂也抵擋不住。
當然,劉備是聰明人,無論他知不知道蔡瑁和李重勾結都不會做這種蠢事的。
蔡瑁同樣也是聰明人,更不會做出捨己為人,魚死網破,用身家性命為李重爭取一個進取荊州的機會,這也是李重不能過於動用蔡瑁這個後手的原因,雙方都有些投鼠忌器。
過了好一會兒,周瑜才歎服道:“主公籌劃天下,佈局之深遠,遠非常人可比,周瑜拜服。”
拜服個屁!李重心裡嗤笑道,這是蔡瑁自己找上門來的好不好,誰知道蔡瑁為什麼看劉備不順眼?
“看看……”李重攤手笑道:“公瑾你再看蔡家的實力如何,真比孫家差到哪去嗎?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軍中將領的態度。太史慈、趙雲等人……或多或少,都是支援蔡家和甄家的。”
這絕對不是嚇唬周瑜,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的,太史慈一早就跟著李重東征西討,是李重軍中的一面旗幟。
而太史慈又和蔡琰相識時間長了,關係自然不會差到哪去,太史慈會不會擺明車馬的支援蔡家不好說,但毫無疑問,太史慈會或明或暗的支援一下蔡琰,雖然力度不會有多大。
同樣,趙雲作為李重軍中的另外一面旗幟,也有很大的影響力,而趙雲則對甄家另眼看待一些。這個原因就簡單的多了,趙雲也是冀州人,和甄家本來就是老鄉,而且趙雲的老婆樊氏和甄家幾姐妹的關係很不錯,枕頭風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是一件大殺器。
這只是兩個最大的勢力而已,別以為剩下的幾個女人就是省油燈了,就說貂蟬吧!貂蟬到沒有什麼和眾人爭寵的意思,她更像是李重的紅顏知己,但萬一貂蟬真的剩下個兒子來,看看張遼他們會有什麼反應。
這和感情無關,都不能說張遼等人對貂蟬的印象好不好,本來他們就是呂布集團的人,就算你自己不這麼認為,別人也會這麼認為。
“夠亂吧!”李重說到這裡,攤手苦笑道:“公瑾你看,你還要再插一手嗎?”
周瑜深吸了一口氣,慢慢說道:“如果主公不反對的話,周瑜還是要全力支援尚香妹子的,哪怕是粉身碎骨。”
第三百七十章 玩死倭國的理想
李重仔細看了看周瑜,忽然笑道:“反對,我為什麼要反對,不過我已經說過了,你們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分寸,千萬不要過火,知道了嗎?”
坑爹啊!周瑜是不知道有這個詞,要是知道的話,周瑜一定能罵出聲來。一般來說,各方勢力支援哪個公子,都是要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很少有周瑜這樣,光明正大的說出來。
但周瑜也很無奈,他這一方的勢力太過敏感了,如果不盡早擺明心意,萬一被李重認為孫家有意復辟就糟了。
所以周瑜必須儘早探明李重的心意,是同意,還是不同意,萬一李重有一點點防備孫家的心思,周瑜就要死了這條心了。歸根結底,誰的意見也不如李重的意見重要,只要李重一句話:你出局了。
那周瑜代表的孫氏家族也就出局了,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不光是孫家,就連甄家和蔡家也是一樣的,他們也要看李重的臉色行事,李重可不是年老體弱的劉表,正值壯年的李重再活個三十年四十年不成問題,全力扶植一個接班人還不簡單,誰反對,幹掉誰就是了。
可令周瑜沒想到的是,李重不但沒有反對,反而透露出歡迎的意思:來吧,控制力度就可以了。這貨分明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啊,周瑜真的很想問問,你那幾個兒子是親兒子嗎?你就這麼盼著他們手足相殘?
看到周瑜眼中驚疑不定的神色,李重笑道:“難道公瑾不同意我的看法,支援嫡子繼位制度。”
周瑜當然不會支援蔡琰的兒子上位了,那樣的話,周瑜這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