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看別人倒黴總是比較開心的。
唯一造成實質影響的就是張遼了,作為北伐軍的主帥,張遼被冠以儈子手,屠夫,小白起等等一系列惡毒稱號,在幽州提起張遼的名字簡直可以止小兒夜哭了。
其實張遼自己感覺有些冤枉,我只不過以為曹純只會殺了烏桓男子呢,沒想到這活這麼狠毒,剷草除根啊!
這就是君臣三人的默契問題,無論是曹操還是張遼,或者是曹純都被烏桓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激怒了,這才下狠手震懾一下,意思很明顯,咳咳……塞外的異族注意了啊,想要在中原爭霸中分一杯羹,考慮一下後果啊!
張遼在柳城休息了十天,立即派曹純帶領虎豹騎前去支援樂進,自己駐守柳城準備東征公孫度。
這不是張遼多麼看得起公孫度,實際上公孫度手下確實有三四萬兵卒,但卻被公孫瓚和袁紹牢牢的壓制在遼東動彈不得,公孫瓚和袁紹沒有滅掉公孫度真不懼怕公孫度的戰鬥力,而是不願意治理遼東的偏遠之地。
三國時的遼東可不比現在,那時候遼東就是不毛之地,只有一些棒子的祖先什麼的少數民族活動,物產貧瘠,沒什麼油水。
但是張遼還是要做出攻擊遼東的姿態,不為別的,誰讓公孫度還敢聯合袁熙呢。
再看土垠的戰爭,太史慈、樂進、曹純合兵一處兵力達到兩萬餘人,開始對袁譚進行猛烈的反擊。
樂進看不上張遼,但卻和曹純的關係很好,樂進帶領步兵主守,曹純帶領虎豹騎主攻,合作起來非常默契,揍得袁譚狼狽不堪。
太史慈並沒有和曹純、樂進聯手攻打袁譚,而是忽然南下,切斷了袁譚和南皮之間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