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1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曹操的感性上來了,長嘆一聲,說了句:我對不起本初啊!就開始給張遼回信。

曹操給張遼回信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袁譚要是真心投降,你一定要以禮相待,那可是我的子侄呢,另外我封袁譚為青州刺史,在夏侯惇手下任事。原因曹操都寫了,夏侯惇和袁紹關係不錯,別人欺負袁譚的話,不是正好找夏侯惇做主嗎。

信中還交代,就讓袁譚駐守南皮吧,本部兵馬也不用動了,還能給本初守靈,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還有張遼你就別打袁熙了,讓李重大吧,咱們去打遼東,不能讓本初的兩個兒子都……那啥在我的手裡啊!

總之,曹操在沒調整戰略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了和袁紹的交情,做出以上決定,於情於禮都讓人無話可說。

第二百一十九章 反戈一擊

更新時間:2012…10…19

3000字,一更

曹操的命令很快的傳導張遼和夏侯惇手中,二人也很忠實的執行了曹操的命令,對袁譚禮遇有加。

總而言之,袁譚的投降儀式更像一個會軍儀式,很盛大,很熱烈。

接下來就是李重和曹操的分贓盛宴了,李重很大度的表示,自己對河間郡、清河郡、渤海郡沒有興趣,自己要撤兵攻打中山國(中山郡),將這三個郡交付給張遼。

而曹操也投桃報李,表示自己前去遼東教訓烏桓鮮卑等異族,佔領北平,劍指公孫度,對薊城以西的土地沒有染指之意。

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李重非常迅速的撤回安平郡,轉攻中山國,等待和太史慈夾擊袁熙,同樣,李重也不打算親征中山國了,帶領大軍的任務交給了高順,這個調動隨讓人有些詫異,但也沒造成什麼影響。

李重坐鎮鄴城,也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李重準備插手中原的爭鬥了。

是準備,不是立即插手,李重的後院也沒掃清呢,幷州和幽州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征戰,治理才行。

現在李重的兵力一是在太史慈手中,一是在高順手中,兩人各自率領兩萬人馬左右,剩下的兵卒除了必要的防守力量,李重都抽調到趙雲手下,前去朔方郡等地收拾匈奴部落,兵力大約有八千人上下,其中大部分都是騎兵。

此時的河套地區比較混亂,並沒有特別大的勢力,八千兵卒足夠了。

李重給趙雲下達的軍令極其簡單,就是一路燒殺搶掠,速度要快,不能給左賢王集合兵力的機會。

趙雲的軍事素養不是頂尖,但駕馭騎兵的能力很強,也不用什麼計謀,靠個人的武勇,蝗蟲過境般的燒殺搶掠再適合他不過了,所以這一路不用李重擔心。

而太史慈和高順的聯軍也不用李重擔心,太史慈勇猛,高順沉穩,兩個人配合起來天衣無縫,再加上陳宮出謀劃策,高覽這個北地通拾漏補缺,兩個人擊敗袁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薊城一定是李重的囊中之物。

戰事的進展與李重預料的差不多,建安四年九月,太史慈和高順圍困薊城,袁熙也落得個困守孤城的下場。但是袁熙要比袁譚倒黴的多,李重和袁紹可沒那麼大的交情,袁熙就是投降了也沒什麼好下場,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

更可恨的是袁熙的手下,如焦觸、張南等人,他們的想法又變了,老主公當時的遺命可是讓大公子袁譚即位呢,袁熙你有什麼資格統領我們呢,能統領我們的是袁譚呀。

那現在袁譚投降曹操了,也就是說袁家的勢力已經煙消雲散了,我們現在都是無主之人呢,背叛了你……呸呸……不能用背叛這個詞,咱們就沒有臣屬關係,也實屬正常吧。

所以袁熙手下投降的速度要比辛毗還快,幾乎沒到十天,袁熙的薊城就剩下空城一座了,什麼焦觸、張南等人都一股腦的投降李重去了。

袁熙身邊一個手下都沒有了,只能倉皇而逃,直奔漠北,轉道前去投奔公孫度了。

袁熙拱手將薊城讓給李重,讓李重有了更充裕的時間輾轉騰挪,同時也影響到了張遼的戰略部署。

李重拿下了大半個幽州,就派遣高順駐守薊城,防備攻打遼東的張遼,天下人眼裡,真是世事無常,張遼高順這兩位呂布的降將竟然再次聚首,可嘆的是這兩個人還要各為其主,叫人嘆息不已。

但天下人又認為李重和曹操做的很對,很有大局感,應為李重和曹操在幽州相互接壤,換了別的武將還真不好說能和睦相處,擦槍走火實屬正常,但張遼和高順交情莫逆,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