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打一個比方,白起就是軍事界的奧運冠軍,趙括單挑白起,輸了也是正常的,贏了才不正常,真當殺神白起徒有虛名啊,嘲笑趙括的自己找白起試試,沒準白起都不用匿名掌控秦軍呢。
沒看到廉頗和白起對戰也連吃敗仗,不得不堅守不戰嗎?不過人家廉頗久經沙場,要比趙括沉穩多了罷了。
至於馬服君趙奢對自己兒子的評價,能不能當真都不好說,到了現在還有人稱呼自己的兒子為犬子。
紙上談兵更是扯淡無比,給你本兵書看一遍你就能統領四十萬大軍啊,估計換個人連營寨都不會下,反正給蜘蛛十本兵書,蜘蛛也指揮不了四十萬大軍,誰要是覺得自己聰明,《紀效新書》啥的都有,自己找一本看看去。
呵呵,蜘蛛沒事吐槽幾句,反正過了兩千字,剩下的都不收錢,大家就當看笑話好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誰對誰錯天知曉
雖然心裡有怨氣,但諸葛亮還是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緒,這也是能成就大事之人必備的素質。受了一點挫折就哭鼻子,那是懦夫的行為,當然,劉備這種以哭作為政治手段的人例外。
不到三天的時間,諸葛亮就用一點點糧食招募了一萬兵卒,雖然明知道自己就是當炮灰的,但餓急眼的流民也顧不得那麼多了。能多活一天是一天,不當兵的話,也許一天都活不下去呢。
從這一點來說,劉備和諸葛亮還算不上喪心病狂,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古往今來,每一次大型戰爭,死的百姓都比士兵多,這是不可避免的。
催命一樣的戰鼓聲中,一萬餘名衣衫襤褸的流民,拿著刀槍,吶喊著、顫抖著,奔向新野城牆。
在流民的身後,是劉備的正規部隊,他們今天的任務不是攻城,而是充當督戰隊,儈子手,只要流民吃了一頓軍糧,他們就是兵,對待逃兵,除了斬首示眾外,不會有第二個選擇。
徐晃腰懸寶劍,站在城頭指揮戰鬥,一見到劉備攻城的姿態,徐晃就暗暗嘆了口氣,高聲喊道:“全軍聽令,不許放箭……”這不是徐晃心慈手軟,不忍對流民組成的軍隊下手,哪有那樣的事,別說是流民了,就是治下的百姓暴2亂,徐晃也不會放下屠刀。
之所以不讓兵卒放箭殺敵,是因為徐晃覺得沒必要,對付一群烏合之眾,徐晃覺得沒必要浪費箭矢。
這不是徐晃自信過頭,在三國時期,徐晃是出了名的治兵嚴禁,但凡治兵嚴禁之人,可能不擅長攻擊,但卻一定擅長防守。比如在三國後期,徐晃就和關羽大戰過,憑藉固若金湯的防禦,讓威震中原的關羽吃盡苦頭,就連曹操都稱讚過徐晃有周亞夫之風。
數百個鐵鍋放置在城牆上,鍋裡面是滾燙的開水,冒著蒸騰的熱氣。
眼見到流民已經開始攀爬城牆,徐晃一聲令下,城頭的兵卒用木瓢盛水,向城下胡亂潑灑。
熱水的殺傷力不大,要是對付有鎧甲頭盔護身的兵卒,真沒什麼用處,頂多能形成區域性燙傷而已。但對付幾乎赤身裸2體的流民,對局是一個大殺器,裸露的面板被熱水一澆,立即就被燙的皮開肉綻。
每一瓢開水潑下,城牆下都能響起一片慘叫聲。
百姓的意志力肯定是不如正規軍的,前面百姓的悽慘的叫聲傳遍整個戰場,嚇得後方的人裹足不前。就在這時,無數石頭從天而降,在城牆下濺起無數朵血雨。
開水只是傷人,百姓雖然怕,但還沒到要命的地步,但是石頭可不一樣,被從天而降的石塊砸中,骨斷筋折都是輕的,運氣稍差就是腦漿迸裂的結局。
這世界上,亡命之徒並不多,一輪石塊砸下來,嚇得百姓扭頭就跑,根本就不顧劉備的號令了。
四散奔逃的流民根本就沒機會逃出生天,迎接他們的是呼嘯的羽箭,一眨眼間,就有上百名流民慘死在亂箭之下,荊州軍官聲嘶力竭的喊聲此起彼伏:“擅自後退者殺,作戰不利者殺,擾亂軍心者殺……”
一聲聲冷酷無情的“殺”字徹底震懾住了妄圖逃跑流民,他們停下腳步,用驚恐的眼神看著荊州兵卒。
但迎接他們的依舊是張開的弓弦,寒氣逼人的刀鋒,還有一雙雙嘲弄、冷酷、憐憫、感嘆,各種神情摻雜在一起的眼神。但無論如何,倒地上呻吟翻滾的同伴告訴他們,逃跑!就是死路一條。
在弓箭鋼刀的脅迫之下,這些流民硬著頭破再次衝向城牆。
黨恐懼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就會變的瘋狂,第二次衝向城牆的流民變得有些失去理智,滾燙的開水潑灑在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