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1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第二百六十九章 郭嘉為餌釣諸葛3

但諸葛亮只能把這個疑惑藏在心底,他決定今晚好好想一想,郭嘉到底在玩什麼陰謀詭計。

到了第二天,劉備開始分兵,自己帶領四萬兵卒前去對付徐晃,讓張飛和諸葛亮帶上兩萬兵卒前去對付郭嘉。當然,臨分兵之時,劉備還沒忘了叮囑張飛,一定事事和諸葛亮商議。

實際上劉備也就是隨口說說,就算分兵,劉備的來年各個營寨也距離很近,有事的話,劉備自己就來得及解決。

諸葛亮這次可是卯足了勁要和郭嘉好好較量一番,現在的諸葛亮可不是後世的諸葛亮、臥龍先生,現在諸葛亮也就是一個無名小卒而已,而郭嘉卻不同,現在郭嘉已經是三國時期最出色的謀士之一了,可以這麼說,光是聽到郭嘉的名字,一般人心裡都要犯嘀咕。

諸葛亮的好勝心很強,也很自傲,這不是瞎說,實際上諸葛亮這個人傲氣十足,要不然也不會自比張良呂尚了,雖然……諸葛亮的能力要比這兩人差上許多。

擊敗郭嘉,一戰成名,這就是諸葛亮的想法。

劉備和徐晃的戰爭沒什麼好描述的,劉備主攻,徐晃死守不出,戰事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結束的,唯一的變數就是在郭嘉和諸葛亮這裡。

無論郭嘉怎麼虛張聲勢,實力終歸還是不會有任何變化的,只是一天的強攻下來,諸葛亮就發現郭嘉的破綻……郭嘉的營寨之內絕對沒有一萬兵卒!

諸葛亮是個聰明人,聰明人想事情總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再抽絲剝繭的分析事情真相,拿出對策來。但是,無論如何諸葛亮也不會認為郭嘉自己找死,將營寨設在絕地。

那麼很簡單的,諸葛亮就拿出一個結論,郭嘉定有深意,一定有一支軍隊徘徊在視線之外,伺機而動。那麼,這支隱形的軍隊到底在哪來,郭嘉的後手是什麼?就需要細細思量了,所以諸葛亮立即和張飛商議,暫緩動手、將這裡的情況通知劉備。

對於軍隊來說,一天商議十次軍情都是正常的,劉備立即召諸葛亮和張飛去主營議事。

對於這不一定存在的一支軍隊,劉備眾文武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其中關羽、張飛態度一致,管他什麼伏兵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主公手中有六萬大軍,怎麼分兵都夠了。

而已諸葛亮、馬良為首的文官卻不這麼認為,謀士心思重,他們更願意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所以,他們一致提議要多派斥候,檢視方圓百里的情況。

最終劉備採納了諸葛亮的意見,這也是最穩妥的做法。

兩天之內,斥候回來稟告:方圓百里之內確實有一支曹兵隱藏,但是斥候只見到軍隊駐紮過的痕跡,據宿營的痕跡來看,這支軍隊大約在五千人上下。

這已經足夠了,再拿郭嘉大營的情況一對比,眾人很快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郭嘉領兵一萬出城,卻只在大營中駐守五千兵卒,虛設旗幟,以迷惑我軍。同時,郭嘉又分兵五千,埋伏在新野附近。

埋伏在新野附近的曹軍想要幹什麼?就算再愚笨的將領都能猜測出來,無外乎是伺機截斷劉備的糧道而已,偷營那是不可能的,五千人軍隊沒那個實力,也沒那個機會。

不愧是郭嘉啊!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之下,還敢分兵弄險,真實膽大包天。諸葛亮雖然驚詫郭嘉用兵之大膽,但對郭嘉用兵也有些不以為然,諸葛亮自己就是個十分謹慎的人,自然看不慣郭嘉這樣的“歪才”。

在諸葛亮的心中,正合奇勝才是用兵之道,首先你要保持正面不敗才行,但現在,郭嘉顯然沒做到這一點。

攻打新野的兵力是不能削減的,所以護送糧草的任務就落到了諸葛亮和張飛身上。

拿過地圖仔細觀看,諸葛亮很快就找到幾處利於設伏之地,一一告知張飛,叫張飛加以小心。這根本就是多餘,張飛久經戰陣,粗中有細,並沒有看上去那麼魯莽,但諸葛亮依舊不厭其煩的講解起來,聽得張飛兩眼翻白。

這就是諸葛亮的性格,事無鉅細,親躬為止,實際上諸葛亮這種性格也害了原本的蜀國。不可否認,諸葛亮確實有本事,但這樣一來,蜀國的人才得不到鍛鍊,到了後期,五虎上將等人一死,蜀國人才凋敝,以至於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情況出現。

事實證明,諸葛亮的猜測是正確的,就在第二天夜晚,張頜果真帶著兵卒偷襲劉備的運糧隊,但卻被張飛殺退。只是黑夜之中,張飛也不知道張頜有多少人馬,不敢貿然追擊,以至於戰果不大。

但這樣一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