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1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而沮鴣是沮授之子,也算是小有名氣,李重將他們收於帳下也很正常。

此外,李重還在河北進行了一系列遍訪人才的舉動,倒也招攬了不少部下,用兵之時不至於捉襟見肘。

兩萬步騎混編的軍隊一出營門,就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向于禁的軍隊。

此時于禁正在調兵遣將,準備對付高順的陷陣營,一見到太史慈大兵壓境,立即就請示曹操該如何應對。

曹操也不甘示弱,立即叫夏侯惇帶兵兩萬迎戰,同時命令于禁儘快擺脫高順的糾纏。

高順見好就收,也不追擊于禁,實際上戰事已經不是高覽和于禁主導了,李重和曹操已經接過戰場的指揮權。

曹操和李重各自站在高臺之上,觀察整個戰場,用各色的令旗和戰鼓指揮軍隊的行動。

泗水之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視野極好,所以曹操和李重能夠很輕易的察看戰場的大局,但某些細節,就不是人眼所能看清的了,不過這對李重來說不是問題,再怎麼說,李重也是穿越人士,裝備這望遠鏡這個戰場神器,雖說質量差一點。。

太史慈和夏侯惇的軍陣慢慢靠近,開始了第一輪攻勢,雙方的手段都中規中矩,第一次出手都是用箭矢殺敵,選擇壓制對手。

大規模的戰爭,一旦弓箭手放箭,簡直是遮天蔽日,數千只羽箭在天空劃過,密密麻麻,落入對方的軍陣之中,立即就能讓軍陣的密度下降一個層次。這不是箭矢的殺傷力太大,而是雙方的兵卒裝備不好,前文說過,雙方出戰的兵卒都不是精銳之師,炮灰就要有炮灰的覺悟。

“很好!”看到雙方的傷亡差不多,李重點頭說道。

李重身邊的文武雖說也很鄙視李重的黑心腸,不把自己的兵卒當回事,但也都齊聲附和道:主公英明!

李重英明不英明就不知道了,但曹操卻絕對算得上英明神武,曹操見到壓制不住李重,立即下令,軍陣分散,以便減少兵卒傷亡。

接到曹操的軍令,曹軍立即變換陣勢,拉長戰線。

就在曹操做出應對之後,李重也毫不猶豫的變換陣勢,別高估李重的軍事能力,李重做出的反應和曹操一模一樣,曹操拉長戰線,李重也拉長戰線,李重學的就是曹操。。

可以這麼說,李重就是被曹操牽著鼻子走,但是,由於有望遠鏡,李重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曹軍的變化,甚至,李重都能看清曹軍的令旗晃動。在古代,指揮兵卒作戰沒有無線電啥的,無外乎是聲、色兩種方式。

怎麼說李重也算是久經沙場之輩了,身邊還有李儒、陳宮這樣謀士,判斷一下曹操的軍令還是沒有問題的,頂多是需要時間確定一下。

所以說,李重的動作僅僅比曹操慢上一籌而已,對於整體實力佔優的河北兵卒來說,曹操的攻勢,他們可以很輕鬆的應對下來。

李重這邊依照葫蘆畫瓢,曹操那邊皺起眉頭,心中暗付,李重的應變很快啊!不過,你李子悔想和我曹操鬥……還是差了一點啊。

想到這裡,曹操又命令夏侯惇領騎兵突襲李重的右翼,用箭矢壓制李重的中軍,試探一下李重的反應。

結果自然可想而已,夏侯惇帶領騎兵還沒衝出多遠,太史慈就帶著一隊騎兵迎了上來。

夏侯惇和太史慈兩個人在戰場右翼打的熱火朝天,血染沙場,但曹操的騎兵確實不如李重,所以沒過多長時間,夏侯惇就丟下上百具屍體,敗退回來。

李重自然不敢讓太史慈追擊夏侯惇,他怕中了什麼誘敵之計,卻在曹操心中落下個小心謹慎的印象。

殺退了夏侯惇,李重佔了一點小便宜,對現學現賣之計更是信心十足了。

接下來曹操又派兵繞到李重的後方,意圖擾亂李重的軍陣,但也被李重看破,派兵抵擋了下來,由於繞到李重的軍陣後方所需時間過長,李重準備的非常充分,甚至還讓曹操吃了一點小虧。

曹操驚怒之下,用盡全身解數,將夏侯惇的兩萬兵卒往來調動、陣勢變換莫測,對李重展開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但李重應對的滴水不漏,一次次的擊退曹操的攻勢,沒讓曹操佔到一點便宜。

必須要說明一下,現學現賣也是要有條件的,第一,你要快速做出反應,不能等到事到臨頭才動手,先發制人是戰場戰場的通用規律。當然,後發制人也有,不過那是名將的專利,李重也就能羨慕一下而已。

李重很幸運,泗水之濱地勢平坦,還有望遠鏡防身,能做到這一點。

第二,你的兵卒一定要比敵方精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