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合肥。
孫策今年二十五歲,正是一個人精力最為旺盛的年齡,氣吞萬里。而周瑜也剛剛年滿二十五歲,雄姿英發,兩個人交情莫逆,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在孫策的軍帳之內,二人正在商議如何攻破合肥。
孫策的意思是周瑜帶領大軍攻打合肥,自己帶兵抵擋曹仁的援軍,這不是孫策看不起周瑜,恰恰相反,孫策很佩服周瑜的能力,關鍵是攔截曹仁要比攻打合肥危險的多,孫策不願意讓周瑜冒險。
聽了孫策的看法,周瑜展顏一笑,說道:“伯符(孫策的字),如今曹洪死守合肥,無論我們如何誘敵,曹洪都堅守不佔,所以想要攻下合肥靠的是勇,能擔當此重任者非伯符莫屬。而抵擋曹仁,我軍處於守勢,靠的是智,所以還是讓周瑜前去為好。”
第二百三十一章 為將之道
孫策沉吟一會,他也覺得周瑜說的很有道理,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周瑜,於是慢慢說道:“公瑾,曹仁極為悍勇,還是讓我去吧,不急攻下合肥。”
周瑜搖頭道:“伯符,如果不能快速攻克合肥,曹操一旦擊敗了蔡瑁,就會轉攻江東,到了那時,入主中原就太難了。”
“嗯……”孫策點了點頭,皺眉問道:“李子悔呢?也不知道李子悔什麼時候能出兵牽制曹操。”
周瑜露出一絲奇怪的神色,慢慢說道:“說來也怪,李子悔這人也不知道是什麼出身,彷彿能通曉天下大勢一樣,虎牢關一戰,李子悔借勢而起,扶搖直上,現在已經是雄霸一方的霸主了。但此人形式卻極為低調,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必定收穫頗豐,真是令人佩服。只是不知道此人如何得知仲謀(孫權)一事,莫非此人在江東也有暗藏的棋子不成。”
說道孫權,孫策臉上升起一股怒氣,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周瑜只能苦笑一下,接著說道:“按照以往的經驗,李子悔定然不會在此時出手的,我估計,除非曹操大敗……或者大勝,李子悔才會起兵牽制曹操的。”
孫策也有很強的大局觀,聞言點了點頭,卻翻著白眼說道:“我就奇怪了,曹孟德為什麼不先對李子悔用兵呢?”
“呵呵……”周瑜一笑,輕聲道:“那還不簡單,曹操此人行事極為穩重,他看不透李子悔,自然就不敢輕易動兵了。”
孫策呆了一呆,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我倒要看看曹孟德能否看透我了。”
第二日,孫策分兵八千給周瑜北上,並派凌操,徐盛協助周瑜,自己帶著四萬多大軍繼續圍困合肥。
周瑜帶著八千兵卒繞過合肥,一路北上,沿途之中,周瑜不住的派人檢視官道兩側的地勢,尋找一個合適的紮營之地。
經過兩日的檢視,周瑜在合肥北四十里處紮下營寨,靜等曹仁的人馬。
周瑜的能力就不必細說了,在三國時期,除了曹操,沒人能和周瑜相比了,要不是周瑜英年早逝,諸葛亮能不能獨領風騷都是個問題。
必須要說明一下,周瑜並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實際上週瑜這個人氣量高雅,並不是一個小氣之人。
周瑜的營寨當然堅固一場,佈置有度,曹仁想要攻破周瑜的阻攔非常困難。
但光這樣看,就太小看周瑜了,周瑜的心思不光是擋住曹仁的進攻,他還要擊敗曹仁,掃平北進的阻礙。
現在是建安五年一月下旬,天氣還十分寒冷,北風呼嘯,周瑜站在營寨的高臺之上,遙望這北方的林木,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徐盛就站在周瑜身邊,看到周瑜的笑意,徐盛沉聲問道:“大都督因何發笑?”
周瑜看了一眼徐盛,用手指著前方說道:“文向(徐盛的字),你看前方地勢,曹仁會在何處紮營?”
徐盛仔細看了看前方的景緻,慢慢答道:“如某是曹子孝,必定會將中軍設在官道之上,再設下左右兩軍護翼,待到進兵之時,三軍齊發,方能發揮兵力上的優勢。”
周瑜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那麼文向我問你,曹仁如按照你所說的方法安營紮寨,可有破綻之處?”
徐盛仔細的想了想,方搖頭說道:“回稟大都督,如果曹子孝按照末將所說的方法安營紮寨,雖說分散了兵力,但沒有破綻可尋,畢竟我方只有八千人馬。”
周瑜呵呵一笑,接著問道:“那文向說,曹子孝會按照你說的方法紮營嗎?”
徐盛毫不猶豫的答道:“大都督,曹子孝自從討伐董卓之時,就跟隨曹孟德南征北戰,不但武藝高強,而且通曉兵法,一定會按照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