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第二個問題撓頭了。
袁紹的問題是打不打,不打,軍隊都糾結完畢了,而且眼睜睜看著公孫瓚逐漸坐穩幽州也不是辦法。打吧,自己的糧草還沒準備充足,而且公孫瓚兵勢正盛,難以搦其鋒芒。
李重的問題比較好笑,那就是看袁紹打不打,袁紹打,自己才能打,袁紹不打,自己上去就是送死。
本來程昱還打算派遣一支人馬,扮作是公孫瓚的軍隊,騷擾一下袁紹,以圖激怒袁紹,讓他攻打公孫瓚,但二人現在已經是劍拔弩張、嚴陣以待了,根本不用多此一舉。
權衡利弊之後,袁紹還是決定,出兵攻打公孫瓚,袁紹大軍一動,公孫瓚不甘示弱,也縱兵南下,在河間一帶兩軍相遇,對持起來。
李重趁勢征討雁門各縣,此時李重佔據大義,實力上也佔據絕對優勢,所以雁門各縣紛紛歸降,李重也沒有精力治理這些縣城,只能在各縣徵收糧草,抽調兵卒,共聚攏兵卒九千餘人。
眾人商議之後,李重決定出兵代郡,試探一下公孫瓚有沒有履行盟約的意圖。到了平城縣,李重留廖化駐守,轉運糧草,自己帶領程昱、蔣欽、周泰、太史慈出兵五千進軍代郡。
剛如幽州境內,率領騎兵先行的太史慈派人來報,前方有公孫瓚斥候攔路,李重遂讓程昱蔣欽統領大軍,自己帶著周泰輕騎而行。
等李重趕到前方的時候,太史慈帶領的騎兵已經紮下營寨,李重急忙帶領百餘騎上前觀看,卻見到前方有數十騎兵攔住去路,相距不過百米。
李重當即叫道:“吾乃雁門太守,前方兵卒,派人過來答話。”
話音未落,便有一白馬斥候縱馬而來。
李重看著眼前的白馬斥候,高聲喝道:“前方兵卒,為何阻攔我軍去路?”
白馬斥候朗聲答道:“此地乃幽州境內,大人乃是雁門太守,為何縱兵侵擾我幽州邊境?”
李重不悅道:“無與你家主公有約,起兵共討劉虞,事成之後你家主公將代郡相讓,還不速速讓開道路,不然的話,休怪本官無情。”
白馬斥候地位低下,顯然不知道公孫瓚與李重結盟一事,略一猶豫,便朗聲說道:“大人所說與主公結盟之事,小人不知,請大人速速引兵退去,小人自會稟報公孫將軍,不然的話,莫怪小人手中的鋼槍無情。”
“哈哈哈……”李重聞言氣的在馬上大笑起來,此刻李重確實不想率先和公孫瓚動手,要打也要等在袁紹之後,不過眼前的斥候言語太過狂妄,竟視自己的上百精騎為無物,真當自己怕公孫瓚,不敢殺人嗎?
想到這裡,李重衝著身邊的太史慈說道:“子義,給我壓陣,看我親自出手斬殺此人。”
第八十一章 常山趙雲
更新時間:2012…07…20
趙大帥哥出山了,同志們給點收藏吧!!!!!
李重穿越到現在已經三年了,除了混戰還沒獨自斬殺過一個敵人,看到對面的斥候如此囂張,自覺機會來了,說什麼也要出次風頭,一個斥候而已,武藝能有多高,按照自己三流武將的實力,還不是手到擒來。
這個想法沒錯,李重也經常和廖化切磋,雖說還比不上廖化,但也能抵擋幾十招了,再加上有太史慈、周泰的指點,武藝倒也說得過去,對付普通人確實不在話下。
不了太史慈一把扯住李重,搖頭說道:“主公不可涉險,還是讓末將出戰吧。”
“為什麼?我打不過他嗎?”李重皺眉問道,太傷自尊了,自己難道連個小兵都打不過嗎。
太史慈苦笑一聲,指著白馬斥候的長槍說道:“主公請看,此人的兵刃是否和常人所用不盡相同。”
李重心裡一驚,急忙向白馬斥候的長槍看去,只見白馬斥候的長槍倒拖在地上,留出一截明晃晃的槍尖,長槍的槍尖不是常見的梭型,反而有些像三稜刺,只是邊緣極其鋒利,閃爍著幽幽寒光。
“好險!”李重心中暗歎一聲,終於明白太史慈為何不讓自己出戰了,三國時期的冶鐵技術並不是十分發達,普通士卒所用的兵刃都是制式兵刃,製作不是很精良,只有某些武將才會使用特製的兵刃,以便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武藝。
比如呂布所用的方天畫戟,張三的丈八蛇矛,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等等,李重手下的太史慈和周泰所用的兵刃就與眾不同,太史慈的鋼槍槍尖如同一把短劍,兩刃鋒利無比,不但可以刺殺,也可以採用削割等手段傷敵。
而周泰的大刀也和常人不同,刀刃極長,殺傷面積遠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