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3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些。

把樂進叫到身邊,曹操給樂進調撥了兩千兵卒,吩咐樂進在渡河之時第一個過河,過河之後立即沿著汶水上下游巡查,看看有無李重的伏兵。

不厭其煩的交代完畢,曹操這才下令,佈置防線,全軍渡河。

曹操的防禦佈置是這樣的,夏侯惇統領五千人斷後,在汶水北岸圍著浮橋佈防。如果在天空往下看,夏侯惇的防線正好是兩個半圓,而浮橋的北端就是圓心。

外面的防線距離浮橋南端大約有三百步上下,全都是由步兵組成,軍陣的厚度大約是二十步上下。曹操沒法用騎兵防禦,騎兵需要衝刺的空間,這麼短的距離,騎兵一個衝刺就衝到李重那邊了,那就等著和李重的騎兵廝殺吧,這倒不是曹操怕自己的騎兵打不過李重的騎兵,關鍵是李重絕對不介意和曹操拼傷亡人數,曹操的騎兵已經不多了,實在是經不起這樣消耗。

所以除非李重派騎兵衝陣,不然的話,許褚帶領的兩千虎豹騎就是擺設。

第二道防線全是弓箭手,大約有五百人上下,他們的位置並不太確定,大約距離步兵二十步。弓箭手屬於機動力量,在步兵的保護下,他們可以任意打擊衝陣的河北兵卒,屬於高枕無憂型別的。

但有一點也可以肯定,如果夏侯惇的軍陣被李重衝破,這些弓箭手馬上就會變成河北兵卒嘴裡的肉,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兩層軍陣之後,自然就是曹操的大部隊了,他們由曹操指揮,統一渡河。

曹操這麼的動作肯定瞞不過李重,所以曹操一動,李重也立即做好攻擊的準備,見招拆招,李重的是這樣佈置軍陣的。

李重的運氣不錯,昨夜駐守成縣的高順終於帶著八百陷陣營趕回大營,給李重增添了幾分攻堅力量。這幾天以來,高順一直沒有參戰是有原因的,無論如,李重也要留一些底牌,而高順駐守的成縣就囤積了李重一半的糧草,本來高順應該和太史慈一起參戰的,但曹操和李重交戰的速度太快了,高順竟然沒有趕上博縣的大決戰。

所以高順麾下的八百陷陣營保持著相對完整的戰鬥力,也是這次攻堅任務的主力。

以八百陷陣營為班底,高順帶領三千兵卒攻擊夏侯惇防線的西南角,也就是夏侯惇軍陣緊挨著汶水上游的地方。

同時周倉也帶領兩千兵卒和高順對稱攻擊,也就是攻擊夏侯惇軍陣挨著汶水下游的地方。

這是步兵隊步兵的戰鬥,如果高順能攻破夏侯惇的防線自然皆大歡喜,如果攻不破夏侯惇的防線,高順和周倉也要儘量拉薄夏侯惇的軍陣,給騎兵正面衝擊的大好機會。

負責正面衝擊的是太史慈,高覽,趙雲三人,他們各自帶領一千騎兵,衝擊夏侯惇軍陣的弧頂之處。實在沒有辦法,他們只能選擇這個地方了,要是攻擊高順和周倉攻打的地方,都用曹軍動手,人家一閃開,哥幾個就帶著騎兵衝進汶水了。

剩下的兵卒當然是由李重親自帶領,等著收拾殘局了。

申時,隨著曹操開始指揮軍隊渡河,周倉和高順也指揮部隊前壓,戰場上響起震天的戰鼓之聲,震人心絃。

咚……咚……咚……

曹操渾然不顧李重的攻勢,帶著曹純在浮橋北岸駐馬而立,盯著人馬嘈雜的渡河隊伍,高聲喝道:“傷兵先行,輜重次之,騎兵再次之,步兵後行,但有搶先渡河者,立斬不饒。”

曹操說罷,策馬閃開浮橋的通道,曹純則帶著二百虎賁軍拔刀而立,鋼刀寒光閃爍,逼迫渡河的軍隊嚴守軍令。

這不是嚇唬人,真有人搶先渡河的話,曹純的鋼刀一定毫不留情,曹操早就有交代過曹純,但有搶先渡河者,立斬不饒,沒有人可以例外,就連許褚、夏侯惇等人也包括在內。

隨著樂進開始渡河,雙方也打響了血腥的攻堅戰。

高順和周倉帶領著步兵,排列出密集的軍陣,一步一步的走向夏侯惇的防線。

距離夏侯惇軍陣二十步,曹兵的弓箭手開始衝著河北兵卒潑灑箭雨,弓箭手並沒沒有統一的指揮,所以羽箭亂飛,猶如飛蝗。

高順和周倉前排的步兵立即舉起盾牌,抵擋飛射而來的羽箭,一時間“奪奪……”的箭矢入木聲絡不絕耳。

但除了前排的刀兵,後排的河北兵卒都是長槍兵,並沒有盾牌護身,隨著距離接近,曹軍的羽箭開始給河北兵卒帶來大量的傷亡,兵卒慘呼著倒在沙場上,但周倉和高順顯然早就有心理準備,隨即就指揮身後的兵卒填補空位。

兩軍相接,曹兵奮力刺出手中的長槍,河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