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劉備派兵出戰,周瑜也不想折損銳氣,立即派凌操陳武出戰,在江面迎擊劉磐糜芳二人。
古代水戰無外乎遠用弓弩,近用刀槍。
兩軍相接,箭矢如雨,此時正是冬季,西北風呼嘯,劉備位處上游,在弓弩射程上佔據優勢。但在兵卒水戰的精熟程度上,周瑜調教出來的水軍顯然更勝一籌,船隻進退有度,堪堪維持住均勢。
在糜芳和六盤的號令之下,荊州水軍催動戰船,飛速的接近吳軍。荊州的艨艟戰艦穿透都安裝著利刃硬角,角度得當的話,幾次撞擊就可以撞破東吳的戰船。而東吳的水軍善於操舟肉搏,不停的移動戰船,想和荊州水軍接舷而戰。
兩軍普一接觸,荊州水軍就藉助上游優勢,用艨艟鬥艦撞壞了十餘艘東吳戰船,稍占上風。
大江之上,數千兵卒糾纏在一起,羽箭橫飛,刀槍亂舞,戰鼓之聲震天徹地,殺得江水赤紅。
不一會兒,雙方的戰船就被被火箭燒的煙火沖天,江面上煙霧瀰漫。
由於江面上煙霧瀰漫,視線受阻,荊州水軍想要撞擊吳軍的戰船就沒那麼簡單了,反而是東吳的水軍更適應亂戰,逐漸扳回劣勢,和荊州水軍拼的勢均力敵。
兩軍廝殺,周瑜和劉備都站在樓船之上目不轉睛的觀看戰情。
相比來說,劉備的神情要輕鬆得多,以往荊州水軍和東吳交戰,往往損兵折將,敗多勝少。去除將領因素,這往往是因為荊州的水軍兵卒再悍勇上不如東吳水軍,每到接舷戰的時候,就心生怯意。
說來也是奇怪,東吳兵卒一旦水戰就悍不畏死,士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