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皇帝”二字的時候,李儒還看了一眼李重,卻發現李重一副魂遊天外的神情,不禁暗罵了一聲無恥。
“那好吧!”趙雲點點頭,答應下來。
他真麼什麼壓力,做好人很難,但裝壞蛋就沒什麼壓力了。或者說,每個人心中都有當壞人的願望,只是被種種原因壓制下來而已。比如說,蜘蛛就有殺到東瀛,xxoo所有東瀛妹子的願望。
安排好任城事宜,李重就準備回兵鄴城了,仗打到這種地步凌晨已經沒有能力再打下去了。歸根到底,戰爭考驗的就是經濟實力,沒有錢糧,李重的兵卒再勇猛,也沒有用武之地。
來的時候雄赳赳、氣昂昂,走的時候灰頭土臉,像是一隻逃難隊伍。
沒瞎說,事實就是這樣,李重出兵的時候,十來萬大軍,軍旗豔麗,盔甲鮮明,刀槍閃光,牛馬豬羊無數,如同滾滾長龍。但回去的時候,手下只有一萬來人,牛羊更是吃得一乾二淨,盔甲兵刃也都陳舊不堪,軍旗就更不用說了,早就一條一條,四處漏風了,形象確實不太好。
什麼?你說了才怎麼不修補一下鎧甲兵刃,別開玩笑了,李重現在窮的自己都快吃不上飯了,哪有閒錢幹這個,不所別的,孫尚香來了這麼長時間,新衣服都是孃家帶來的布縫製的。
一路無話,等到李重回到鄴城,太史慈也攻下了濮陽,李重製定的軍事計劃算是初步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治理民生,招募兵卒這種瑣事了。
也就在這時,曹操也遷都到洛陽,並請求、脅迫、通知獻帝封李重為趙公,大將軍,至此,李重的爵位又高升一級,再升的話,李重就是趙王,再再升,李重只能自己當皇帝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曹操和李重都無力再戰了,抓緊時間休養生息,就這樣,建安七年轉眼而過,建安八年到了。
看看建安七年下半年南方的形式,李重和曹操沒有能力作戰,但劉備和孫策打的熱火朝天,最終還是劉備更勝一籌,以傷亡兩萬餘人的代價攻下了柴桑,逼的孫策退守吳郡。
柴桑是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作為豫章郡的治所所在,柴桑不僅錢糧廣勝,物產豐富,還控制著彭蠡澤(就是潘陽湖,彭蠡由於像個瓢,所以叫彭蠡澤《漢書,地理志》,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也就是說,控制了柴桑,就相當於有了一個穩定的水軍基地。
同時,採桑交通便利,還能作為陸軍基地,隨時可以威脅到會稽郡,廬江郡,丹陽郡,就像楔入揚州的一根釘子。
十月,北方已然進入冬季,擁爐煮酒,閒看梅花。南方的劉備和孫策再燃戰火,劉備當然不會給孫策喘息的機會,在柴桑稍作休整之後,就再次進兵揚州,這次劉備的目標是會稽。
陸路還是諸葛亮和張飛配合,兩個人途徑海昏,南昌,大末,烏傷幾個縣,直取會稽縣。這條路崎嶇漫長,足有一千餘里,對於張飛來說,這是一個重大考驗。
劉備的水軍屯兵彭蠡澤,隨時可以沿著大江順流直下,威脅丹陽,廬江,吳郡各地,也迫使孫策抽調不出兵卒救援會稽。不過由於陸路路途遙遠,劉備的水軍要延遲一些時日再行動手。
孫策無奈之下,也只得兵分兩路抵擋劉備,周瑜逆流而上,迎戰劉備的水軍,孫策自己率領陸軍迎戰張飛。
如果說周瑜迎戰劉備還有希望的話,那麼孫策迎戰張飛基本上沒有什麼勝算了。
論武藝,孫策頂多能和張飛抗衡,論兵力,張飛手下有三萬多大軍,孫策只有兩萬餘人,而且單兵作戰能力更是不如荊州兵卒,再兼柴桑新敗,士氣低落,勝算確實不大。
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虎相爭必有傷
十一月,朔風呼嘯,就算是江南,也天sèyin沉,冷氣逼人(古代比現在冷多了)。百度搜尋:看小說孫策站在徐曁縣城頭,冷冷的看著西方。
孫策現在元氣大傷,根本不敢截擊張飛,柴桑一戰,孫策雖然及時趕到戰場,但千里行軍之後,兵卒早就疲憊不堪了。再被黃忠、張飛、關羽、陳到一眾猛將帶騎兵踏營,孫策雖然勇猛,但也擋不住這些猛將的突襲,營盤崩潰,三萬大軍折損萬餘人,只能棄守柴桑。
現在孫策手中只有兩萬人,守城還可以,野戰的話,孫策實在沒有什麼信心。也不說是孫策沒有信心,作為一方諸侯,孫策的心志堅定是不用懷疑的,但孫策也不用為了證明這一點,就傻到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的。
一個月的時間,張飛連克大末、烏傷二縣,緊接著圍攻諸暨縣十ri,迫降了諸暨縣縣令,兵鋒直至徐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