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點兒的,說著兒女經,或者也在黃家人的陪同下,去看那芍藥。
再有就是坐著要打馬吊的。不過大家看李梨花都有興致去看芍藥,也都跟著一起過去了。
李梨花還是第一次來黃家的這個莊子上,不知道黃家的芍藥到底有多好。心裡還是有些期待的,以前當皇后的時候,送到自己面前的牡丹,各種名品,玉版,葛巾,二喬,趙粉等等,凡是好的,就沒有自己沒看過的。牡丹是花中之王,芍藥就是花中之相了。
黃大奶奶能言會道,黃太太就陪著幾個年紀大的人去聽戲去了,黃大奶奶陪著這些人去看芍藥。
☆、第一百一十九章 認錯
黃家的芍藥品種特別多,不過今年黃家想與眾不同一些,所以準備給這些芍藥也評個花王。
反正大家都是過來玩的,也樂得湊這個熱鬧。
黃大奶奶一提議,大部分人都同意了。
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由黃家的丫鬟們依次端出一盆芍藥花來,大家喜歡哪一盆花,就在紙上寫上哪一盆的號,最後人數最多的,就是花王。
“咱們這樣只選,也沒有意思,不如讓姑娘們也過來,姑娘們的文采只有比我們好的,讓姑娘們或寫詩,或作畫,再分個狀元,榜眼,探花如何?”
有姑娘的人家如何不樂意?這樣的一個出風頭的機會,也是揚名的機會,到時候說婆家,就更容易一些。
於是大部分人都同意,李梨花也不會掃大家的興,自家姑娘雖然女紅不怎麼樣,可是這方面還不錯。
“黃大奶奶,你既然這麼說了,到時候誰來當評呢?”有人問道。
黃大奶奶說道:“至少得三個人吧,趙夫人一個,大家沒有意見吧。”
當然沒有意見,知府夫人選出來的前三名,本身就是一個出風頭的事兒。出去跟人家說,我家的姑娘被知府夫人評為了狀元,那不知道多有面子呢。
趙夫人一個,田太太一個,另外又選了三個在閨中的時候,就有才女之稱的太太們,總共五個人,姑娘們有興趣的都可以過來,也不強求,畢竟弄得不情不願的,好事就成了壞事兒,有些人不擅長這些,非要讓她做,那不是讓人家出醜嗎?
所以有心出風頭的,自然會全力以赴。
李梨花看了一下姑娘們那裡,見自己的女兒也在,跟著黃家的幾個姑娘在一起呢。
這丫頭,倒是不露怯,這恐怕是她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展示自己,不過,李梨花表示,她會秉公辦事的,絕對不偏私。
不得不說,黃家的芍藥名不虛傳,就這依次搬上來的芍藥,一共十二盆,每盆不光形狀不一樣,就是顏色也不一樣,有的一盆裡面竟然有六種顏色,據說這是黃家的花匠們栽培出來的。
這些花匠們只要栽培出異種的芍藥花,就可以有重賞。
黃家不在乎這點錢,主要是透過這芍藥,讓黃家的名聲更響。
現在一提林州城的芍藥花,大家都會想到黃家,這個影響力,是花再多的錢也不容易買到的。
聽說,有貴人經過林州城,也會慕名而來,這無形中又給黃家增添了多少人脈和資本?
而不過是芍藥花罷了,放在這裡還美觀。
李梨花把自己看中的芍藥花寫在了紙上,同樣的,大家都起了筆,不用署名,只要到時候唱喏出來,誰選的次數最多,哪個就是勝者。
相比較她們這些夫人太太的輕鬆,小姑娘們那邊的壓力就有些大了,都想著能爭頭名,好讓父母臉上有光。
“果然是鳳羽落金池是花王,也配了它的名字了。”
這麼多的婦人,有十個人選了鳳羽落金池,實在是因為黃家的這鳳羽落金池特別的漂亮和大氣,選它為花王,也是名副其實。
而黃家一點兒也不吝嗇,表示明天早上,各位夫人們都能得到一支新鮮的鳳羽落金池簪花。
要知道,黃家本身也沒有幾盆鳳羽落金池,這一下子剪下來,給了大家,就不知道還剩多少了。
難怪黃家能夠在林州稱為第一望族,人家的行事,也配得上這個稱呼。
姑娘們也在三炷香的功夫內,寫好或者畫好了。
李梨花一眼就認出了自己家姑娘的畫,臉上不由的笑了笑,這丫頭的畫進步了不少,不過想要當狀元,還差點火候。
只是在她這個年紀也相當不錯了。
又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這評判結果就出來了。
詩和畫各有頭三名,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