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而且人家身上本來就有五品的誥命的。
李梨花讓瑾哥兒給趙家的先人們上了墳,燒了紙,磕了頭,就回去了。
那邊趙二嬸家裡,一下子來了很多人,都想著跟李梨花見見面,說說話,趙二嬸氣得不行,說道:“以為我家裡是集市啊,人家水生媳婦是因為娘生病了,才回來的,心裡正難受呢,你們可別胡攪蠻纏,在說了,我侄兒媳婦身上是有誥命的,你們見到了可都是要下跪磕頭的,可別自己沒趣,趕緊回去,她要是想見你們,自然會見的。”
正說著話,就看見一群人簇擁著一個二十來歲的貴婦人進了門,那些人都看呆了,想要說什麼,只是突然就自慚形穢起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用說就知道。
他們和現在的李梨花根本就不是一類人了。
我的個乖乖,這水生媳婦,怎麼變的那麼不一樣了?就是縣太爺的太太,也沒有這麼氣派吧。
這一呆,就已經露了怯,誰也不敢上前了。
李梨花只是對著這邊的人微微點了點頭,就帶著人進屋去了。
她不想自己和兒子被這些人圍觀,所以還是先進去為妙。
身邊也有這些丫鬟和媳婦擋著呢,沒有誰不經過自己的允許,就能到自己身邊的。
趙二嬸趕緊把這些人給趕出去了,真是的,弄不好,讓侄兒媳婦誤會是自己把這些人叫過來的,那就不好了。
☆、第一百零四章 擺脫
在趙二叔家裡吃了一頓飯,趙二嬸這邊實在是住不下這麼多人,所以就又趕著回去李家村了。
過了幾天,梨花娘的病情加重,請了大夫,大夫直搖頭,讓他們準備後事。
梨花爹神情呆滯,早知道有這麼一天,可是為什麼不是他先走了呢?這一輩子他欠著自己的妻子啊,他對不起她!
梨花娘放佛要交代的話也交代了,這些年李梨花給她的東西,還有她的私房,她都一分為二,給了李核桃和李梨花。
孫子輩的,她沒有考慮,畢竟她也知道,梨花現在的日子比他們要好過多了,她的那些東西,也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只不過留給兒子和女兒,是一個念想。
梨花娘在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外孫子,還有丈夫的陪同下,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梨花爹悲慟不已,李核桃雖然也悲傷,可是知道自家孃的喪事,需要他來主持,所以忍住了悲痛,安排人操辦起來,相比較起來,陳水蓮就沒有那麼的傷心了,想著自家小姑子在,一定要把婆婆的喪事辦的好看隆重一些,也好讓小姑子看看,自己對婆婆是想當的尊重的。
這個時候也不能捨不得用錢了。
好在棺材是早就準備好的,買些粗麻布做成孝衣。
李梨花因為是出嫁的女兒,所以在這裡只能算是客,不能摻合這個喪事,只能是在靈前多燒紙,怕瑾哥兒被嚇著了,所以昂瑾哥兒燒了紙後,就讓丫鬟給帶下去了。
因為過來弔唁的人會越來越多,怕出亂子,所以李梨花已經吩咐這些伺候的人,一定要把瑾哥兒給看好了,剩下的人,都去幫忙去了,好歹也是人手。
陳水蓮巴不得人手多一些,這樣,也免得再請別人。
知道梨花娘去世的訊息,親戚們都陸陸續續的過來,連這縣令太太也過來了。
其實縣令太太親自過來,也是為了見一見李梨花的。
畢竟,這人脈方面,弄得好了,以後也是有用處的,縣太爺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既然縣令太太都親自來了,李梨花也就見了這縣令太太一面,因為李梨花身上是五品的誥命,而縣令太太只是七品的誥命,所以按照規矩,縣令太太還得給李梨花行禮。
李梨花已經讓縣令太太免禮了。這見面的事兒,人家過來,也是尊敬你的意思。畢竟,對方可以當成不知道,也可以不過來。
縣令太太還怕這位同知太太怪罪她,所以是要親自過來的,畢竟你不過來,人家會以為你拿大,到時候說不定給你丈夫使個絆子,那就不好了,女人的小心眼,可是不得了。
縣令太太這一來,大家才真實的感受到李家的姑爺的權勢,畢竟縣太爺可是管著這一個縣的,人家的太太見了李家的這位姑奶奶都恭恭敬敬的,可見李家姑爺的官肯定比縣太爺要大多了!
那些背後想佔便宜的人,都得掂量掂量去了,免得得罪了李家的姑娘,到時候被抓起來,就不好了。
縣令太太是露了給面,上了香就回去了,不過縣令太太帶來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