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是法家、墨家、道家、佛家,演算法曆法、琴棋書畫甚至中外學術文章等等,太子殿下的講解總是比他們已知的學問多出來那麼一點點兒,一絲絲兒,雖然沒有直接給予他們答案,卻是引導著他們迅速的做出領悟。
一直到在中午十二點的時候,實在看不過眼,心疼兒子的康熙皇帝在屏風後頭咳嗽出聲,才算是結束了這個為時三個小時的講學典禮。
這些老頭子們在戀戀不捨的跪拜退下的時候,一個個的都還在心裡頭琢磨著,下次太子殿下召開出閣講學的時候,他們一定要想辦法搶在前頭問出來。
雖然他們年齡大了,可他們也是很好學的。就算已經是老胳膊老腿,沒有那個體力精力和年輕人一起爬上樹,不能和皇上,太子殿下一起在大樹上迎風起舞看風景,他們也要努力的學習。
作為一個合格的有志向有抱負的大清國臣子,作為一個立志要在這場千年不遇的大變革中青史留名的臣子,必須要跟緊皇上和太子殿下前進的腳步,想他們所想,憂他們所憂,不能像那些程朱理學的保守派一樣,被時代進步的車輪丟在後頭。
至少在下次太子殿下解說樹上風景多麼美妙的時候,他們可以聽懂啊。呆呆愣楞的錯過被太子殿下開啟智慧的天賜良機,想想就讓人捶胸頓足的遺憾。看著那幫留洋歸來的小崽子們一臉醍醐灌頂般的大徹大悟,他們就心癢難捱。
所有參與今天這場出閣講學的人,離開文華殿後都還沉浸在太子殿下的講說裡頭無法自拔。三兩個好友聚在一起熱烈的討論,或者是找個安靜的地兒獨自沉思,回味琢磨。
因為這場別開生面的出閣講學典禮模式,還有太子殿下在做講解的時候,自然流露,脫口而出的那些先進學說,那些奇妙無比的智慧小火花,林林總總,不管哪一樣,都讓他們群情鼎沸、慷慨激揚。
這些自認老胳膊老腿的老頭子們,卻不知他們年方十二歲的太子殿下,正瞅著他們一個個求知慾特別強烈,積極追求進步的模樣,感慨萬千,打心眼兒露出一副“老懷大慰”的微笑。
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並不一定就一定要建立在人們的蒙味無知上。
覺得看不下去,手癢癢的康熙皇帝抬起右手,“啪”的一下給他一個響亮的腦崩兒。鬍子都沒長出來的懶小子,居然學他做出一副老懷大慰的模樣,真的是欠打。 “趕緊的去午休去。”
胤礽輕輕笑著點頭,乖乖的行禮告退,晚膳一結束,他就去了玩具處,和黃履莊他們又認真謹慎的推演核實了幾次明天的試飛過程。
大小事兒都忙好後,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時間,還不到下午四點。想到這幾天因為忙碌,自覺忽視了家裡人的少年太子,從御花園裡頭摘了兩支桂花做了插花,親自送到慈寧宮和慈仁宮。
回到毓慶宮後殿,發現太子妃正對著那些軟陶玩偶樂呵,他看著太子妃笑的見牙不見眼的,心裡頭也高興起來。
哪知道太子妃看到他進來,卻是突然對著他兇巴巴的,把他摁倒在榻上,對著他的俊臉好一通蹂…躪。
太子妃這都憋了好幾天的火氣了,為了他首次出閣講學的事兒,一直忍著。今兒實在是忍不住了,陶作處送來的軟陶玩偶也不能平息她的怒火。
原來,因為太子殿下賞賜了毓慶宮的宮人三個月的月錢,導致太子妃成人這個事兒在宮裡頭人盡皆知。滿宮的妃嬪覺得既然太子殿下覺得這個要慶賀,那她們就慶賀,於是嬪以上品級的娘娘們都給太子妃送來了所謂的“成人禮”。
又因為太子殿下告訴小阿哥們,成長是一種美好,就應該慶賀,導致四阿哥他們這幾天出宮的時候,到處給她找禮物。
然後,這個事兒就一傳十,十傳百的,整個四九城裡頭,和皇家,瓜爾佳府有關係的人家都知道了這個事兒。宗室的老福晉們,赫舍裡家太子的外婆,納蘭家容若大人的母親,鈕鈷祿家太子的大姨母等人,都送來了賀禮。
昨兒個太子妃的親媽鈕鈷祿福晉,帶著胖小子傅爾丹專門進宮了一趟,詢問她事情原委。
太子妃想想這些事兒就羞臊的不行。怎麼可以這樣,太可惡了這個呆子。等到那個小翅膀研製出來,全大清國的人估計都知道這個事兒。
一想到以後自己沒法出門,太子妃就忍不住怒火升騰。
等到胤礽鬧明白了,自己又無辜遭受魔爪欺凌的前因後果,也很是不好意思。他真的沒想到事兒會鬧得這麼大,畢竟這個屬於太子妃的個人私事,也是屬於他們毓慶宮的私事。
看著太子妃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