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之才,的確非同凡響。
稍微作出一點變化,便能將劉備置於死地。
曹操轉念一想,又問道:“劉備被王燦擊敗後,不足為慮,我們也可以趁勢拿下豫州和揚州,但王燦呢?若是王燦趁勢朝豫州和揚州殺來,又該怎麼辦?”
荀彧接著說道:“主公,卑職認為王燦肯定不會攻打揚州和豫州。”
曹操問道:“文若,你有什麼看法?”
荀彧解釋道道:“王燦佔據關中、益州和涼州,再加上即將得手的南陽郡,已經是幅員遼闊,轄地貫穿南北。”
頓了頓,荀彧繼續說道:“王燦的北面有袁紹、鮮卑等異族,東面有主公的大軍,東南方有劉表,南方有江東孫堅,可謂是放之四海而皆敵。若是王燦趁勢派兵攻下豫州和揚州兩地,戰線太長,不利於後續的發展。卑職認為,王燦接下來的目標不是豫州和揚州,而是前不久出兵相助劉備的劉表。”
曹操一臉笑容,譏諷道:“劉表捨棄王燦,倒向劉備,愚不可及啊!”
荀彧說道:“主公英明,劉表一守家之犬,沒有開疆拓土的志向,卻想著合縱連橫保全自己的荊州,甚為不智。”
毛玠立刻問道:“文若,王燦為何取荊州,而不取豫州呢?”
荀彧回答道:“不取豫州的原因就不說了,剛才已經解釋了。單說荊州,所有人都知道錦帆賊甘寧是王燦的水軍大都督,王燦麾下已經有一支縱橫長江的水軍,無人能敵。而荊州背靠長江,王燦若是拿下了荊州之地,不僅沒有任何隱患,還能以荊州為立足點,用甘寧為將,掃蕩孫吳,這就是王燦的目標。”
曹操笑道:“文若言之有理,我們就好好的議一議,討論下該怎麼掃蕩豫州和揚州!”
一眾謀士,紛紛出言。
眾人討論的話題,全都是關於針對豫州和揚州的對策。但劉備還在領兵趕路,不知道自己的後方被曹操惦記上了。
Ps:四更之一;
第十三卷 定西涼 第921章 劉備怒了
更新時間:2012…5…22 1:21:37 本章字數:3141
劉備率領大軍趕往宛城,一路無阻。
短短三天時間,大軍就順利抵達了宛城。
漢軍在宛城外安營紮寨,劉備卻沒有急著跑去催促張繡投降,也沒有派人通知張繡他來了,默默無聞的等著張繡,想讓張繡自己歸順。劉備帶兵來宛城的路上,心中就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劉備沒慌著催促張繡。
其目的,是想試探張繡的態度。
大軍抵達的第一日,張繡沒有任何動靜,但還敞開了宛城的大門。
第二日,宛城的大門關閉了,張繡沒有動靜。
第三日,張繡依舊沉默,沒有任何動作。
張繡一動不動,劉備心中反而坐不住了。他的目的是想試探張繡,想看看張繡到底存的是什麼想法。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張繡很可能真的是假投降。劉備心中憤怒,當即派人找來陳宮,兩人合計一番,又派出當初的使節去拜見張繡,讓張繡投降。
這,已經是劉備最後的手段。
若張繡不降,只能交戰。
時間流逝,間隔了兩個時辰,劉備使節的腦袋被掛在了宛城的城樓上。訊息傳回漢軍營地後,劉備憤怒到了極點。
這時代,講究誠信。
不講信義的人很難立足,但這並不是張繡的情況。
兩軍交戰,各逞其能,施展任何手段都在情理當中。但劉備的想法不同,他認為張繡是一個不誠信的人,欺騙了他,讓劉備有種被張繡羞辱的感覺。劉備帶兵來之前,已經給了張繡歸順的機會,讓張繡自己投降。
但三天的時間,已經耗光了劉備的耐心。
現在張繡悍然殺死他的使節,更是刺激了劉備。
當下,劉備召集大軍,朝宛城殺去。
陳宮得知張繡殺了劉備的使節,很疑惑張繡為什麼假意投降,故意將大軍殺到宛城。按理說,劉備率領數萬大軍兵臨城下,對張繡有很大的威脅,很可能破城。但張繡冒著被破城的危險,這其中的貓膩,讓陳宮背脊發寒。
劉備正在氣頭上,也沒和他商議,直接發兵了。
陳宮也想試一試張繡,所以沒有說話。
宛城城外,劉備大軍列陣。
劉備騎在馬上,身上穿著耀眼的甲冑,頭戴金盔,腰懸雙股劍,當真是威儀不凡。張飛騎馬站在劉備的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