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並且挑選了不少族中有才學的子弟幫忙。
崔紹本來是想看過妹妹之後就去長安的,見涼州有這樣的事情,他可以透過參加集文閣遍覽各家的古籍善本,正投了他心頭所好,還沒等高煜去找他,就主動找到高煜毛遂自薦。
於是集文閣正式建立,成為了涼州史上很重要的一次文學盛事,在隴右甚至全國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少士子文人都聞風而來,一時間,涼州文人名士雲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六章 線索(加更)
集文閣的事情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另一方面李湛也並沒有放鬆對馬匪的審問。沒過幾天,他們之中有人熬不住刑,於是李湛便拿到了口供。
“那馬匪的頭目竟是個嘴硬的,連日上刑都沒有撬開他的嘴。”李湛跟涵因聊著這幾日的審訊結果。
“聽說這夥馬賊在這裡盤踞也有幾年了,在番禾縣還有不小名頭,想必還是有幾分能耐的。”涵因笑道。
“反正他的師爺沒兩下就招了,他說不說也就無所謂了。”李湛說道,臉上並無查出結果的喜色。
“怎麼說?”涵因問道。
“是索守仁的侄子,前些日子找上他們的頭目,那頭目從前就跟索家又交情,又拿了一大筆銀子,他們就答應了。”李湛說道。
“那頭目是為了給索守仁報仇,其他人貪銀子,這也倒說得過去。”涵因想了想:“可是索守仁的侄子不是連坐發配到瓜州戍邊去了麼。哪裡又來了一個侄子?”
“他就那一個侄子,還有哪個,在瓜州那邊逃走了,那邊說一發現人不見了,就派人上報了,派來涼州傳信的一直沒有回去,我這邊也沒有接到訊息,我又派人去那邊查證,說他是一個月前逃走的,那邊州縣官府也發了加急的公文過來,但我一直沒有收到。我現在正在讓賈先生查到底公文是在哪裡卡住的。”李湛說道:“索家倒是好大能耐,不知道這個問題是出在軍中還是州縣。”
“被髮配戍衛的都是些飛地、烽火臺,周圍都是大漠,若沒有十足的準備,加上熟悉當地環境,很容易在大漠裡頭迷路,就死了,這人不僅逃了出來,還能策劃襲擊商隊。沒人幫忙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幫忙的人很有可能是軍中的。”涵因冷笑。
“已經把駐守那裡的邊兵帶回來了,看看能不能瞭解到當時的詳細情形,看看有沒有內鬼。”李湛說道。
“嗯。現在當務之急是抓住索元德的侄兒。那人還真有幾分能耐,家都被抄了,還能這樣折騰。”涵因皺著眉頭,此時不比後世的明清,動不動就全族多少口都殺了。此時世家盤根錯節,根本無法斬草除根。
“索家在涼州也是數百年的大族,雖然比不得李家。但也沒那麼容易敗掉,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索家在涼州的勢力也不可能一天兩天就消失掉。我已經讓涼州宵禁,掉了兵士過來嚴查索家餘孽,府邸周圍也加派了人手護衛,這些日子你要小心些,不要出去了,我怕那人狗急跳牆。他奈何不得我,對你和孩子下手。”李湛對涵因很是不放心。
涵因點點頭:“好,我知道了。不出去便是。只是我很在意,這件事未必就是單純索家在復仇”
“你是說有人借索家隻手來打擊我?”李湛看著涵因。
“夫君來涼州之後得罪的人不少,前將軍張克行,索家還有本家長房,之後便是因為那筆錢得罪的人,若是細算起來,再之前的王家也是其中之一,這些人隨便一個都有理由對付你。”涵因分析著:“而且若是索家緊緊是為了報仇,只對你動手便是了,何必對賈家、陰家動手。這兩家最多就是在索家倒黴的時候避嫌,連落井下石都算不上,這些家彼此之間聯絡有親,他這樣一弄,賈家和陰家都會記在索家頭上,這對索家有什麼好處?”
“呵呵。的確,為了這個涼州都督,把從前在官場上結的善緣都敗光了。這些人藉著索守仁的侄兒復仇心切,很有可能利用他對付我。就算失敗了,他們也損失不了什麼。”李湛笑得有些無奈。
“只好考審問那些人看看有什麼線索了。”涵因笑道。
“我讓衛恆把他們分開單獨訊問,防著他們之間互通訊息,看看有沒有什麼破綻。”李湛任地方官吏多年,那個時代政務、刑名都是地方官一手抓,他自然對審問這種事情很有經驗。
涵因說道:“既然那個師爺見過索守仁的侄兒,那麼必然是他本人和那些馬匪的頭目聯絡的。他們之間必然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