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只許到九嬪,那空著的四妃位置又留給誰呢。
皇帝“哈哈”一笑:“你別怕,朕都會安排好的,朕到時候會立晉王為太子,王相這點上滿意了,就不會在後宮問題上跟朕爭執了。”
杜三姑娘手揉著帕子,咬著嘴唇一副為難的樣子:“皇上,您還是別為了妾身讓王相心裡不痛快,說句僭越的話,若是妾身在皇上之前去了也罷了,若是哎到時候還不是任人宰割我這樣的身份,現在獨佔著皇上的寵愛,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恨的牙癢癢了,皇上若是抬舉我,豈不是”
皇帝笑道:“朕明白你什麼意思,你年輕,怕朕百年之後,會受人欺負”
“妾身惶恐,皇上恕罪,皇上春秋鼎盛,妾身卻說這個”杜三姑娘誠惶誠恐的說道。
皇帝把她摟進懷裡,笑道:“傻丫頭,你為了朕活得戰戰兢兢的,朕豈會不知道,你的擔心有道理,不過朕也已經打算好了,朕要把靖國公調回來,再看看情況把李明哲調回來,朝堂畢竟不能一家獨大的,有他們在,王通也不敢為所欲為。”
杜三姑娘不由張大了眼睛,皇帝看她的表情說道:“怎麼?”
杜三姑娘忙回過神來,露出一個天真單純的感動表情:“皇上為了臣妾竟要把罪臣赦回京來皇上,您對妾身真好”
皇帝“呵呵”笑著:“傻丫頭”皇帝被這個純真的單線思維搞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承認也不好,否認也不好,只好在那含混說道:“總之這兩件事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知道了嗎”
杜三姑娘趕忙點點頭,保證道:“皇上放心,妾身絕不向外人透露半句。如違此誓,天打雷劈”
皇帝打斷了她的誓言,說道:“朕信你。”皇帝並不覺得杜三姑娘能把訊息傳給誰,再說這件事就算讓王通知道了也沒關係,反正他早晚也是要知道的。畢竟,立了晉王之後,他就成了真正的外戚了,他也應該懂得避嫌。
再說,等到那兩人回來,就要考慮對李湛動手了,崔濯門生遍天下,只要他在,五姓士子皆會以他為首,武威那邊以隴西李氏為大,只要崔澄壓得住隴西李氏,李湛在武威就失去了一半的根基。他想起李湛就覺得生氣,本來西北也不過是疥癬之癢,李湛去了,癢沒了,卻成了肘腋之患了。不管怎麼樣,李湛這個人必須要除掉而且,還能名正言順的把涵因據為己有皇帝盤算著,二品的九嬪之位給杜篍,一品妃位就給涵因,也不算委屈了她這個一品國夫人
皇帝有些後悔自己答應她不主動去找她,但君無戲言,他又不想在她眼裡是個言而無信之人,更怕逼急了她,她那烈性子,真鬧出人命來。想想再忍最多一年,把太皇太后安葬好,把太子之事安排好,把李湛弄下去,她就別想再逃出自己的手心。可越是這麼想,越是心裡癢癢。
皇帝收到將作監的奏摺,說入夏一來,關中一帶連日大雨,皇陵修建的速度也變慢很多,還有地方坍塌,恐怕要再拖延些時日了,皇帝大發脾氣,他覺得自己一刻都等不及了,下詔再徵發民伕,不論如何都要儘快把皇陵修好。關中民眾愈發怨聲載道,不過此時,皇帝已經顧不得這些了。
他也愈發關心即位皇子的功課,尤其是晉王,畢竟是他心目中繼承人的人選,對他的要求愈發嚴格了起來。然而晉王這些日子不知道怎麼搞的,總是心不在焉的,皇帝提問屢屢回答不好,皇帝心裡煩躁,不由多衝著他發了幾回火。晉王十分鬱悶。來洛陽之後,幾位皇子都帶著家眷住在宮裡,晉王也不方便找王通商量此事。
這時,晉王的一個婢妾懷孕了,本來這是好事,皇家子嗣,不論母親尊卑,總是越豐盈越好。然而,皇帝知道之後,卻大發雷霆,因為這個婢妾懷孕差不多一個半月左右,恰好是在太皇太后去世前後,服喪期間還玩女人,這是大不孝。
本來,太醫含混一點,寫個兩月或者兩月半,誰也不會追究,但是吳王的後院也很微妙,王妃和側妃都沒有懷孕,偏一個卑賤的奴婢懷了孕,叫這些貴婦人們多心煩,不用貴婦人們親自吩咐,只消一個婆子跟太醫說:“照實寫。”這件事便漏了出來。
一般來說,這種事自家悄悄處置了也便罷了,但盯著晉王的可不止一家,這件事很快就流傳了出來。皇帝也很快聽說了,大發雷霆,直接下令將那女人殺死。
晉王肯定的說自己是在太皇太后駕崩之前幸的這個丫頭,後來就老老實實的服喪,但是因為是臨時起意的婢妾,也沒有讓人記下來。現在也沒有證據。
皇帝是以皇太子的標準要求他,生怕這件事情被人拿出來做文章,不希望他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