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有什麼辦法啊。她自己都已經答應了。”涵因望著窗外的風景嘆息道。(未完待續)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七章 暫住
求粉紅,求推薦
“聽說李刺史到西北大營的第一天,就以不服軍令,當眾斬了兩個校尉。”
“他一個文官懂領軍的事麼”
“萬一突厥人打過來可怎麼辦,他會打仗麼”
“還是文官呢,下手怎的這麼狠。”
“什麼文官啊,你們不知道吧,當初這個李刺史就在薛將軍手底下領過軍,還打了好幾次勝仗呢,人家立了大功,後來就高升了。”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啊?”
“都是十多年前了,那次突厥人都已經進了涼州了,讓薛將軍還有這個李刺史給打跑了,人家可不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文弱書生。”
“哎呀,原來是這樣啊。”
除了這些議論,另一種謠言也在傳播:“你們聽說了麼,這個李刺史是接著兵戶的事情侵吞庫糧,是個大貪官,張將軍被逼得沒辦法去要糧,結果現在張將軍被他逼走了,往後涼州他一個人說了算,哪裡還有我們老百姓的活路。”
“什麼,他竟然是這種人”
不用涵因派人去軍營打聽,關於李湛去西北大營的流言便傳遍了姑臧的大街小巷,各種說辭言之鑿鑿,活靈活現,讓人真假難辨。
李湛派鍾瑞回來傳信,他要從新整編西北大軍,恐怕十天半個月都回不來了。鍾瑞並沒有詳細說李湛如何整軍,不過涵因知道,應該是將老兵和新兵打散重新編隊,重新任命中下級軍官,這是將軍隊原來的舊勢力瓦解掉的最好方法。尤其是上次參與圍刺史府的那一千士兵,這些人都是張克行的親信,要把他們分散開防止他們生事。
一個軍官能在軍中形成勢力,就是因為手下有一批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老兵,這些人不會質疑他的命令。而且能夠更好貫徹他的命令,所謂如臂指使。
李湛重整軍隊就是要斷掉那些將領的臂膀,讓他們折騰不起來,不過這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軍隊的戰鬥力會一下子減弱,尤其是那些新兵,跟老兵還有一段磨合的時日,只盼著今年草原上不要鬧災荒,突厥人不要趁著這會子打過來。
估計李湛要在大營一直待到整編完成,還要挑一隊親兵。做了使持節的刺史兼軍馬使,自然各種規格都要提上去了。
過了兩天涵因便派人去請崔如君。現在李湛在涼州的權勢可謂是炙手可熱,三房也不能不給面子,因此很痛快的放崔如君出來,卻回話說小公子身上不適,不能跟著崔如君一起去。
涵因把她安置在秋水齋,又派瞭如意領著幾個小丫頭過去伺候。崔如君的貼身丫頭橘香、葡香也一起過來了,除了安置住處,倒不需要涵因多費心什麼。
崔如君滿臉鬱悶:“婆婆果然不肯放大郎出來”
涵因勸道:“你家大郎才幾個月大。萬一在外頭住不慣,倒病了,老人家不放心也是人之常情。你且安心在這住上兩日。心情好些了再回去。”
崔如君點點頭。臉上的鬱悶之色卻絲毫不減:“本來婆婆還想把大郎接到她那裡養著,是我說孩子太小,離不開母親,婆婆才作罷,說不定這回我回去,婆婆就把大郎抱過去了。”她忽而握著涵因的手,緊張的說道:“萬一,婆婆把大郎趁這時候從我身邊帶走可怎麼辦?哎,我原想著帶大郎出來散散心,誰知道婆婆只讓我一個人來。”
涵因忙寬慰她:“別多心了。兒子是從你肚子裡頭生出來的,往後也是要孝順你的,還能跑了不成。”
崔如君也只好點點頭:“姐姐的事情我都聽說了,人人都說姐姐家聖眷正隆,讓人羨慕,可我卻知道姐姐心裡頭的苦。”
涵因想到自己那兩個遠在天邊的麟兒。心中一酸,勉強扯出個笑來:“原本我也想帶著兩個孩子來涼州,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可惜天不遂人願,老爺要想在仕途上進取,皇恩浩蕩,也只好忍受分離之苦。”
崔如君點點頭,揚起笑臉來:“比起姐姐來,我已經幸運太多了,還跟姐姐長吁短嘆,真是讓姐姐看笑話了。”
“怎麼會。”涵因心想希望你永遠不知道真相,轉移話題道,“我這些日子去了不少宴席、詩會,有的是咱們本家妯娌請的,也有其他家的,卻從沒見妹妹,妹妹可是不喜遊宴?”
崔如君笑容僵了僵,嘆了一口氣:“不瞞姐姐說,我在清河有不少要好的姐妹,從前也是極愛這些遊樂的,也會作幾首歪詩,供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