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我也見過不少了,我知道,老三和你骨子裡頭都不是安分守己、平平淡淡過日子的人。你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吧,我們這等人家,這樣的局面避是避不開的。只是老三那性子,從前太張狂,現在又太謹慎,猶猶豫豫,又怎麼成的了事?我會親自寫信跟他說,大丈夫做事當斷則斷,不可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太夫人臉部的線條本來就硬朗,嚴肅起來就更有一種嚴肅之感,接著又說道:“你去吧,這裡自有我這個老太婆。”
涵因站起身來,衝太夫人磕了三個頭:“多謝母親!”(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ps: 感謝沐小怪獸的打賞!
·
VIP卷 第六百一十章 東都
東都洛陽,曾經在明帝楊廣時期一度成為帝國的首都,但隨後世宗又把都城遷回了長安,但洛陽的宮殿不僅儲存了下來,歷代皇帝還逐漸整修加以擴建,作為皇帝的別宮。皇帝很熟悉洛陽宮,長公主主政期間,他經常到這裡,一待就是大半年。有人問長公主為什麼更喜歡洛陽,長公主笑道:“因為洛陽的牡丹最美。”
但與其說長公主喜歡洛陽牡丹,不如說洛陽沒有那麼多盤踞於此的世家貴胄,長安做了太久的都城,那些人多多少少都跟權利牽扯不清,相對於長安咄咄逼人的氣氛,洛陽則是和風細雨,讓長公主在推行新政的時候不必和他們直接起衝突。
可惜終歸,長公主還是死在了她一直想要逃離,卻始終無法避開的長安。
洛陽紫微宮的規模僅次於長安的大興宮,由於楊廣的個人喜好,這裡的建築風格較長安少了些質樸恢弘,多了幾分富麗雍容。皇帝的正寢是位於正殿乾陽殿北的寢殿——大業殿,這也是楊廣親自命名的宮殿。
太皇太后本來也應該從紫微宮中選一個宮院居住,可她卻選擇住在皇城西的上陽宮。這裡算是西苑的離宮,宮殿南臨洛水,沿著洛水之濱建有精美的長廊。
主殿觀風殿是上陽宮中最華美的殿閣,周圍輔以亭臺樓榭,後面還有若干配院,顯宗時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雕樑畫棟,綺麗無比。在這裡登高遠眺,可以盡攬洛陽之美色。
一般來說,上陽宮因為臨水通常都在夏季開啟或者是上元節觀燈之所,皇帝也怕冬天溼冷,怕太皇太后住在這裡覺得不舒服。上陽宮的殿閣論格局精妙是大隋諸宮之最,尤其是水系及院內花木起到了點睛之筆,只可惜現在是秋冬之際。植物花草蕭索一片,太皇太后年輕的時候提倡儉約,為了儉省後宮開銷,停了宮中用絹花充作真花在冬天裝點宮廷的做法,後來太皇太后也堅持這個做法,因此在蕭索的冬天,上陽宮並不是最好的住所。
但太皇太后卻堅持要住在這裡,並欽點觀風殿北面的化成院仙居殿。皇帝也沒辦法。只得同意,但因事先都安排好了,自己也不能再變,於是只把太皇太后安排在那裡,自己仍然住在大業殿之中。
太皇太后每次來洛陽,都要欽點住在這裡,也沒有人知道緣故,這一次也不例外。
涵因因為是太皇太后特別下詔跟從的,因此也跟隨太皇太后住到了上陽宮,被安排在一旁的甘露殿。太皇太后之所以這樣安排就是想把涵因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省的皇帝又打什麼主意。紫微宮已經多年沒有去了,太皇太后不可能像在長安一樣,整個皇宮的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還好太皇太后快了一步,皇帝本來是想讓涵因跟李德妃住在一起,再圖謀之後,沒想到太皇太后剛一聽說要遷往洛陽,就下旨召涵因到自己身邊。皇帝也頗為無可奈何。
“你還沒安生幾日。我就又讓你和你的孩兒分開了。”太皇太后笑著對涵因說道,數月不見,她臉上的皺紋似乎又加深了一些。露出難以掩蓋的衰老跡象。
涵因看著太皇太后老態龍鍾的樣子,心裡有些感觸,忙笑道:“妾身身為一品外命婦,本來就有參贊禮儀之責,辰兒幼小,暉兒尚在襁褓,長途跋涉,恐難承受,太皇太后這是為妾身考慮,您對妾身的恩寵,妾身感激不盡。”她在路上就已經聽李德妃說了,皇帝已經準備下詔讓她跟著德妃,沒想到太皇太后搶先一步下旨把她叫道了自己的身邊。她自然要好好謝謝太皇太后了。
太皇太后笑道:“你不怨我這老太婆就好了。”
“我怎麼會呢。”涵因陪笑道。待太皇太后乏了,涵因便親自伺候她歇下,宮女都叫她不必麻煩,她卻說道:“我姐姐嫁入宮中,不能在太皇太后膝下承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