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看著趙柱子手裡的鏟子,心裡頓時興奮起來。
洛陽鏟,這玩意實在是大名鼎鼎!只要是玩古董的、知道一點盜墓的,哪一個不對這玩意有如雷貫耳的感覺?
河南洛陽邙山上有很多的墓地,隨之而是來的就是陪葬品極為豐富,相傳自從鄭和七次下西洋後,中國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藝品在西方就成為了熱銷的物品,因此就帶動了盜墓這個行業,洛陽鏟就是為了方便盜墓而明出來的。
洛陽剷出現之後,在100多年的時間裡,洛陽邙山的很多古墓都被盜挖過,所以出現了“十墓九空”、古文物大量外流的結果,“洛陽鏟”由此惡名遠播。不過,後來的考古學家也慢慢地開始使用洛陽鏟,這是因為在地下到底有沒有古墓還不得而知的時候如果進行大範圍的挖掘費時費力,關鍵是最後很可能是一場空,而利用洛陽鏟子不用大型的機械就能夠大體判斷出地下是不是有古墓。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洛陽大建設的時候就曾經使用洛陽鏟探尋出大批的古墓,可見其功效了。
方明連忙站起來從趙柱子的手裡把鏟子拿過來,仔細打量起來。
最前端的是鏟夾,僅兩寸左右寬,成u字的半圓形,帶著一個直徑大約是5厘米,長20厘米的中空柄,看起來卻是平平無奇。
“咦?這東西就是傳說之中的各陽鏟?”
方明看著眼前的鏟子,心裡有一點失望,這玩意聽說得實在是太多了,在傳說之中這可是盜墓的神器啊!
但是現在看來雖然說與一般的鏟子不一樣,但也沒有出奇到哪裡去啊。
“哼!真的是不識貨。看著這鏟子不出奇,但是光是為了打造出一把好的洛陽鏟,工序就有20多道,比如說製坯、煅燒、熱處理、成型、磨刃之類,這玩意要純手工打造。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成成型的時候的弧度,這個一定要小心,如果處理不好,鏟子打進土裡的時候就帶不出土來,那整個就是個廢物。”
方明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自己的頭,說:“嘿,我可不太懂這玩意,不過我聽說它能夠打到地下十幾二十米,然後對鏟頭帶出來的泥土的分析就可以判斷下面是不是有古墓?”
“是的,用這樣的鏟子可以透過人手就可以打出一個直徑在十幾厘米的深洞,而是一般來說如果地下有古董也基本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深度了。當然,如果有更加長的柄,還能夠打得更加深,不過一般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必要,因為這個深度之下可能就是出現地下水了,而且以古代的技術是不可能把墓室埋得如此之深的。”
趙馬鐵說著指了一下牛平說:“老牛是這方面的高手,透過特殊的手法可以打到地方三四十米深。”
“啊!”
方明低聲叫了起來,三四十米深?這也太誇張了吧,要知道這可是純手工,就算是現在用鑽頭來鑽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呵。洛陽鏟一般的人都可以掌握,但是要打得深,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了的,明天你跟著老牛出去的時候總是有機會見識的。”
趙馬鐵當年是見識過牛平的本事的,鏟頭、木柄,還有繩子再配合相應的秘傳的手法,就能夠輕易地打到地下二三十米,不要說方明瞭,就算是他自己也是目瞪口呆。
透過這樣的方式,牛平就能夠分析不同的土層,比如說結構,顏色,密度等等來確定下面是不是有墳墓,比如說,如果下面是有人動過的“熟土”,那就一定是有古墓,然後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打大的洞進去。如果沒有,那就放棄。
真正的高手熟悉各種土層,而且透過對土裡麵包含的瓷片、金、鐵、絲綢等等,甚至可以推斷得出墳墓裡的子陪葬品的多少,而最高手的那些人,甚至有些人光是憑藉著洛陽鏟打進地面的時候和泥土的撞擊等等的聲音和手感,就能夠判斷得出來下面的情況。
“那這可得好好的見識一下啊。”
方明興奮了起來,現在幹盜墓的人越來越少,不,應該說傳統的盜墓的人越來越少,牛平這樣的高手之中的高手更加是如同是珍稀動物一般,真的是見一次少一次啊。現在有這樣機會,哪能不珍惜?
“老牛啊,這一回讓柱子也跟你出去怎麼樣?給你背一下包。”
趙柱子一聽也興奮了起來,說:“牛爺爺,讓我跟著吧,見識一下,整天打鐵可是累死了。”
“行。”
牛平並沒有拒絕,而是馬上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趙馬鐵深深地看了牛平一眼,他之前就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但牛平一直沒有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