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帽椅是因為它的造型好像中國古代的官員的官帽,所以才得到這樣的名字。其中又分為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式官帽椅兩種。所謂的四出頭,就是指靠背椅子的搭腦也就是豎起來的兩根邊梁的兩端,還有左右扶手的前端露出一截來,這樣的官帽椅子的背板多為s型,且多用整塊的木板製成。至於南官帽椅的特點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腦相接處製作出軟的圓角,這是由立柱作榫頭,橫樑作榫窩的菸袋鍋式的工藝,椅背有的與四出頭官帽椅一般用整塊版做成s形,也有用邊框鑲板的工藝,甚至是雕有圖案,美觀大方。
周雅芳此時所坐的就是南官帽椅,坐下來的時候她的腰就不由得挺了起來,雙眼也是端平直視,一股特別的氣勢也就隨之而產生。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周雅芳坐在這樣的椅子上馬上就產生這樣的氣勢,可見所坐的椅子確實做工用料確實是相當的不錯。
“雅芳姐,我之前看一些書,說明代的傢俱之所以達到古代傢俱的頂峰,有一個原因是它是在宋元傢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特別是繼承和發展了宋代傢俱注意重比例、結構嚴謹和線條優美的風格。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方明在周雅芳一側的另外一張官帽椅上坐了下來,輕輕地搖了一下身體,發現一絲晃動也沒有,心裡也暗暗點頭,其實木製傢俱有一個基本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穩,這看似簡單,但是卻又一點也不簡單,那是必須要求所有的尺寸一點也不能出差錯!
“是的,沒有錯。”
看著滿眼的傢俱,周雅芳的談興也被勾了起來,點了點頭後繼續說:“首先是刨子等工具的運用。宋朝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刨子,但不是很普及,而這樣的工具到了明代的時候卻被工匠大幅度和熟練使用,正是因為這些工具的出現才讓精細加工成為可能,比如說,明代傢俱的榫卯製作得非常嚴密,在這樣的結構之中不會使用膠來進行粘合,關鍵是這樣的結構卻可以保證長年累月的使用而不變形、不損壞——可以想像的是如果沒有刨子的出現,這樣的加工是不可能的,當然,這個時候大量運用的另外一樣工具——框架鋸和刨子一起使用,更加是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嘿,雅芳姐,讓你這樣一說,我都想把這官帽椅拆了看看是不是用的榫卯結構。”
方明站了起來仔細地看了一會沒有發現有膠或者是釘子的痕跡,不過這也當不了準,畢竟上面已經打了漆,他又不是專業人士,自然也就看不出來。
看到方明這個樣子,周雅芳笑了起來,繼續說:“第二,大量珍稀的木材被用來製作傢俱,比如說紫檀、雞翅、黃花梨等,這些木材一般來說生長於國外,又或者是生長在中國的南方,以當時的交通條件來說是很難得的,因為這些木材的硬度夠,一個是在耐用性上比較好,利於長久儲存,另外一個也被打磨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油漆也發展到了另外一個方面——傢俱在仔細打磨之後往往為了保留綜天然的木紋而只是在上面打了一層蠟,這樣的傢俱叫‘清水貨’,這正是明代傢俱往往能夠形成‘包槳’的最重要原因。至於宋朝的傢俱主要是以軟木或者是白的木製作,兩者是不可同日而喻的。可以說,珍貴硬木的使用是明代傢俱的一個巨大的進步和成就。”
“雅芳姐,我看這裡的傢俱給人一種嚴謹、大器的感覺,這是不是明代傢俱的特點?我覺得這與我們古董店所追求的風格很相似。”
方明很喜歡眼前的這些傢俱流露出來的風格,雖然不現代化,但卻有深度,這樣的傢俱如果用來擺放古董,一定會把古董那古樸的韻味表露無遺。
“確實是如此,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古董店應該選擇這樣的傢俱。而且,明代的傢俱在傢俱史上第一次有明確地把空間的建築功能劃分出來,比如說,出現了廳堂、書房和臥室等等的區別,而傢俱更加是為了適合這些不同的地方而進行了改造,這是傢俱史是另外一個巨大的進步。”
“嘿,那我們就把新店佈置成明代的風格?”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玩古董的原因,方明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類的帶有古代味道的東西。
“可以,我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想我們可以把整個店鋪看成是一個大的廳堂,以此來進行佈置,至於分隔空間的話,我們可以選用屏風之類。”
“嗯,這個想法不錯,至於會客室之類我們可以選用一些按桌,再加上一些椅子,搭配起來一定很有味道。”
方明和周雅芳一邊討論著一邊往上走,吳浩把這裡佈置的很好,可以看得出來很用心,每一樣東西都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