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一個飯袋留住回頭客,最簡單就是做的東西好吃。
生意好了,大家忙起來,時間也不覺得過得飛快,一晃就到了月底。
這一天蘇若驗收定做的車輛和飯桶,還有僱來的車伕。
送飯菜考慮到乾淨、冬天天冷,車輛定做的是帶車廂的,飯桶也是帶蓋子,密封好的。
這裡的車用的還是木頭輪子,現代的橡膠輪子要是推廣的話,大概需要推動一下工業革命,蘇若這次沒把現代的車輪拿出來,還是採用當地的木頭輪子。
車廂密封很好,只有前頭開著,兩邊後面也沒開窗,原木色,裡面能容下三四個人,飯桶的話也能裝下七八個。挺滿意。
接下來就是給車廂包裝,其實就是用不同顏色的漆上色,畫畫。
蘇若不會畫畫,但廣告宣傳的塗鴉還是可以的,身上那點藝術細胞還是可以把握畫面感覺的,何況還能透過空間搞到現成的樣本。
經過一天的努力,一輛原木色帶車廂車輛發生了驚人的變化。藍色的底,車廂兩邊,鮮花襯托,一盤盤美食點綴其間,叫人垂涎欲滴,各邊寫著“人生無大事”、“吃就是大事”。車廂後面,又是鮮花襯托的美食,寫著“穿越美食城”的字樣,車前面掛門簾,上面繡“秀色可餐”字樣,下面依然是美食。
油漆是從現代買來的,選的是那種顏色亮麗的,叫人一下子就能認出來。
原打算車廂底色用白色,可想到這是古代,對白色怕是有忌諱選黃色又擔心政治麻煩,紅色太豔,綠色清雅了,自己不是什麼讀書高雅人,最終選擇了天藍色、鮮花怒放,這樣的襯托。
又考慮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