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朝中立了新太子,不過那也只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奶娃,還得大人抱著呢,他有沒有那個命平安的長大,還是很難說的未知數。
這是機會,絕對是從天而降的大好時機。
必須說動顏曦出兵,一定要讓他堅定不移的肯定目前尚在左右遲疑的心,戰火若不燃,在盛世之中,他們哪有機會再得償所願呢?
第9卷 第884節:新教主蘇沫兒5
只可惜唯一有最終決定權的皇帝陛下似乎並不太急於作決定,每天上朝下朝,聽群臣吵;偶爾大夥累了,沒心思再模稜兩可的猜測聖意,想以沉默對抗,逼著顏曦下決心時,皇上就不動聲色的煽動武將挑事兒,揪住文官的小辮子死拽著不放。
想退後靜觀其變?沒門!
這爛水坑既然一腳踩進來了,就甭想那麼容易的退出去。
武將們視顏曦為戰神,他的話就是最高指令,自從陛下登基,被文臣壓迫沒法直抒己見的大老粗們地位明顯上升,這些欣喜與感激全都轉化為對顏曦個人的忠誠,他們才不管對或錯,武將的人生也沒那麼複雜,是非標準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皇上就是對的,不對也對;顏曦指的那條即使是不歸路,金鑾殿內帶兵的武將們也會毫不猶豫的領著手下的兵勇堅定的踏上。
沒經歷過生死與共的文官們永遠不會理解這種情結,一邊暗罵腦筋簡單的莽夫容易被人利用,一邊還得絞盡腦汁的與武將背後的強大靠山顏曦對弈。
終於,醞釀了許久的火藥味在某天的大清早達到了頂峰,也因為和碩王爺和三王爺加入討論的行列,而燃爆的一發不可收拾。
兩位王爺與新皇宿怨已深,這回卻出奇的支援顏曦貿然攻魯的想法,不止拼命的幫他歌功頌德,尋找穩勝的歷史根據,還分別拍胸脯表示,願意身先士卒,帶兵出征。
不對勁啊,若是顏朔又跳回到紫浩帝身後捧臭腳拍馬屁,還能解釋;這個被人奪了皇位的前太子怎麼也像是喝了雞血似的,臉紅脖子粗的跟顏曦表起了忠誠,他們之間的恩怨是那麼容易和解的麼?沒鬧出兄弟相弒,就已經是祖宗燒高香了。
顏曦總算願意張開闔緊的眼皮,冷眸中一點墨漆看不見底,“二位兄長,你們也真心的贊同用魯燕邊境的二十萬鐵騎撕開一道裂口,撲入魯國嗎?”
第9卷 第885節:新教主蘇沫兒6
動作一致的點頭,和碩王爺和三王爺一起期待,答應吧,快點答應吧,你不是嗜殺如命嗎?這正是個上戰場大開殺戒的好機會,錯過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
文官們見兩位王爺也站進了武官的陣營,又聯想到在這個時候,本來水火不容的兄弟二個竟然被皇上召回金鑾殿,共理朝政,莫不是早就得到了陛下的暗中授意,是想和群臣再玩一把趕君入甕?
這樣的虧,吃的還少麼?
還是學乖點,靜觀其變,等真正確定了形勢,再跳出來贊同或者反對吧。
顏曦很滿意的點點頭,凌厲的掃視一圈,群臣無人敢對上這種殺機凜凜的視線,紛紛垂下頭避開鋒芒。卻聽見紫浩帝用和氣氛不符的輕鬆語氣緩緩拉長聲音道,“既然是如此,那麼朕。。。”
慘了,皇上要藉機宣佈給魯國下戰書了,此戰難免。——以丞相為首的文臣代表隊心中惴惴,有種想朝天大吼的衝動,努力了這麼多天,竟然還是這個結果,真是夠窩火的。
而兩兄弟的表情就喜悅的多,上套了,老七也有中計的時候,心情不免得意的飛揚起來。
“朕回去再想想,畢竟這可是大事,不可冒然倉促的下決定。”
喘了好大一口氣,顏曦毫無愧疚之意,在他臉上掛著的只有威嚴,誰都瞧不出他有戲弄群臣的意思。
說完,就高深莫測的站起來,讓九鼎宣佈退朝,飄然離去。
這一天,是持續延長朝會數十天,結束最早的一次。
太陽甚至還沒爬到正中的位置,也沒有哪個覺得肚子餓,也就是說,離飯點還遠的很呢。
陛下這又是在玩哪一齣?張良計,過橋梯!也得表達下態度,好提前給人個心理準備哇,這樣不慌不忙的拖著,算是怎麼回事嘛。
待人都走散了,和碩王爺才溫和的對顏朔道,“三弟回京,哥哥也沒來得及給你接風,今日不如一同找個地方,好好喝頓酒如何?”頓了頓,又道,“就咱們兄弟倆。”
顏朔飽含深意的點點頭。
第9卷 第886節:新教主蘇沫兒7
在雲焰身上,顏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