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1 / 4)

小說:八千里路雲和月 作者:換裁判

這條街,韓婉婷和狄爾森剛到香港的時候就來逛過。不過,因為每家店的陳設大同小異,而且他們也沒有收藏古董的愛好,所以他們只是像個普通的旅遊者那樣隨意的逛了逛,並沒有過多的關注。

這天,兩人散著步慢慢的走回家去的時候,經過了一家以前從未發現、坐落在街道深處不算太起眼的小店面。這家店面沒有琳琅滿目的古董傢俱,卻有著從地板直堆到天花板的各種古舊書籍。各種各樣、各個時期、各個國家的書籍充斥在不大的小店面中,以至於一走進這家店中,就會聞到一股陳年紙張發出的交織著書香味與黴味的古怪味道。

這家店的老闆是個中年人,卻已花白了頭髮,帶著一副總會從鼻樑上滑下來的黑框大眼鏡,穿著有些邋遢,很是不修邊幅。不過,他收藏的每本書都被認真的擦拭與修裱過,按英文字母的開頭、年代與序列號排放,看起來井然有序。顯然,這是位愛書超過愛自己的書痴。

兩人在這家店中盤桓了許久,收穫頗豐。韓婉婷在這裡極為驚喜的找到了幾本已經絕版多年、她多方尋找未果的國外早期新聞理論著述。狄爾森則在老闆的幫助下,尋到了一本民國初年出版的國小國語課本。翻開這本國語課本,其中熟悉的語句和畫面,讓韓婉婷與狄爾森禁不住想起了幾十年前兩人初識時的往事,他們不由得相視而笑,恩愛之情盡在不言中。

書店老闆雖然看起來年歲不大,是個只知道沉浸在書堆裡的書痴,實際卻是個頗會看人的高人。他見狄氏夫婦翻書的舉動之間很是小心仔細,料定了他們也是很愛書之人,福至心靈,笑而不語,鑽進書店裡的小倉庫中翻找了許久,然後頂著一頭的蜘蛛網和灰塵從倉庫中走了出來,手中還拿著一本綠色封皮的小開面本子。

老闆走到夫婦二人的面前,用潮布細細的擦去了本子上的灰塵,一邊操著極其蹩腳的國語,連說帶比劃的道:

“我看你們在我這裡買了不少書,這麼照顧我的生意,也算是書友。萍水相逢,就是緣分,我就把這個當小紀念品送給你們好啦。”

老闆將本子遞到兩人的面前,韓婉婷好奇的伸手接過,前後看了看,問道:

“這是什麼?”

“這是幾十年前一個上海女人寫的日記,好多年前我從一棟快要拆遷的舊樓裡撿回來的。我聽你們倆的口音好像就是那兒的人,所以把它送給你們,也算是讓它回家鄉,不用再漂泊在外啦。”

韓婉婷與狄爾森互相看了一眼後,對著那老闆笑了起來,問道:

“你怎麼知道我們的口音像是從上海來的?”

老闆扶了扶又滑下鼻樑的眼鏡,得意的晃著腦袋說道:

““我小時候住北角的春秧街,49年前後,那兒一下子湧進了很多上海人。我幾乎是聽著上海人講話的聲音長大的。所以,你們剛才一開口說話,我就聽出來啦。儂講對伐?”

老闆現場學說了一句極為神似的上海話,逗得韓婉婷與狄爾森二人不由得笑了起來,連連用鄉音點頭附和道:

“對的,對的,儂學了老像的!”

““不過,為什麼說寫這本日記的是上海女人?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她的日記裡寫到過嗎?”

老闆似是開啟了話匣子一般,來了興致,指著那本綠皮本子接著說道:

“我看完了她寫的所有內容,最後她說要離開香港,回上海去。如果不是那兒的人,又怎麼會用一個‘回’字?看字型說她是女人只是其中一個證據,最主要的是,一般男人可不會這麼多愁善感,寫這許多傷春悲秋的東西出來。

其實,這女人還是蠻有文學功底的啦,看得出來受過很好的教育,寫出來的文字都很優美,字也寫得很漂亮,而且還會寫英文喔!幾十年前能這麼有文化的女人可不多,所以,我想,她一定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兒。”

一聽老闆這樣說,韓婉婷頓時來了興趣,前後的翻了翻,的確翻到了其中有幾頁上寫滿了英文,娟秀的字跡讓她很容易就辨認出這些英文的內容。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那是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詩篇《憂鬱頌》。尼采的一生用今人的目光來看極為不幸,結局也很是悲慘。他寫出的文字大多帶著消極與悲觀的態度,因此,《憂鬱頌》的通篇也滿是悲憤的字眼。

“唔,看起來,她的心情不是很好,寫的東西都很悲觀和傷感啊。”

““對呀,對呀,我想,這個女人的日子一定過得很不開心,完全和她照片裡的形象天壤之別啦!”

“照片?她還有照片留下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